话题作文春节习俗
写作文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典型性和新颖性,同时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那要怎么写话题作文春节习俗呢?这里提供一些话题作文春节习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2
我的家乡位于深圳市,南头沙河珠光村,我家乡的春节可不是派了利市就算了的,还有许多习俗呢。
每到了年三十晚,我家乡的风俗就是吃盆菜,实际上盆菜就是鸡啦,鱼啦,虾啦,鸭啦,和各种肉丸拼在一起,在上一些汁。这样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大人呢,喝大酒,车大炮,谈天说地。小孩就把吃的当玩的,飞来飞去,就像打仗一样,我每一次吃的都不是很安分,老是在玩也没吃多少,所以每次吃的不是很饱的是我们,吃的剩的最少也是我们。
吃完了饭,就到了大人发利是,我们小孩每次拿完利是就在那里比谁多,看谁的,的可以有把一个人的最少钱的利是据为己有,不过,要是有人出“阴招”,把空的也摆上去的话……呵呵,那后果会不堪设想,难免过一顿被K。
发完利是就到了我们小孩最喜欢的时候了,就是放烟花,在放烟花之前,我们就先把烟花商店像鬼子进村一样来一个大扫荡,然后就风风火火的上6楼天台。我是里面最调皮的一个,拉着冲天炮,对着人家对面的衣服打一个个的大黑大洞然后就给人骂一顿。表哥很喜欢欺负那些怕烟花的人,就比如表姐怕烟花,就冲到一边去,表哥就把一个黑蜘蛛丢到表姐的“必经之路”,表姐刚刚冲过去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表姐就不省人事了。
当我们放完烟花后,就又风风火火的下来了,吃那个所谓吃了可以全家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汤圆。我感觉那家伙又粘又难咬的死人汤圆为什么全家都爱吃?咳~真是不知所谓。
不过,我不喜欢吃汤圆不代表我不喜欢过年,过年这个东西,又可以收钱,又可以吃盆菜,还可以放平常不给放的烟花找乐,我看还是过的好。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七言绝句,写出了辞旧迎新的景象。按山东老家的习俗,年三十晚上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家长最忙碌的一天,更是我们小孩最盼望的一天。
中午,我和爸爸要贴春联,首先要把浆糊刷在春联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把它贴到院子门的两侧,随后在门上方贴上横幅,最后在大铁门中央贴上一个福字。今年的春联非常特别,因为是我自己写的,虽然我不是很满意我的字迹,但爷爷奶奶非常开心,逢来人就会介绍是他们大孙子的作品。爷爷奶奶非常开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妹妹第一次在山东老家过年,家里添了人口,爷爷奶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下午爸爸和奶奶开始准备年夜饭,他们炒了一桌子的菜,包了很多饺子。晚上、我们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敬酒。我跟爷爷奶奶说,在新的一年里,祝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爷爷奶奶非常开心,给我和妹妹各包了一个大红包。北方的年夜饭必须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馅有三种,分别是荠菜馅、牛肉馅、韭菜馅。热腾腾的饺子一上桌大家就吃了起来,我最爱的就是韭菜馅的饺子,一下子吃了十几个。不到一会儿,春晚节目开播了,一家人就一边吃一边看还一边谈论着春晚的节目,真是其乐融融啊。
吃完饭我拉着叔叔想去放烟花。我们看到别人放的大烟花直冲天空,有黄的、紫的、绿的、红的、蓝的等。有的像牡丹,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天上彩色的星星,五颜六色的非常眩目,一群群烟花好像会变魔术一样,给小朋友们带来无数的欢乐,同时燃放烟花后留下的一股股火药味让我意识到污染问题,最终我还是忍住了燃放烟花的欲望。
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奶奶准备了一桌子的供品。奶奶说:“我们马上要供奉天上的各路神仙了,等纸钱烧完了,我们要轮流磕头,让天神保佑我们。”磕完头我们就回到家里,一边守岁一边又吃了顿饺子,年饱,年饱,过年吃的真饱!
由于奶奶和外婆家离的非常远,我们一般会在奶奶家呆到大年初三再去外婆家。而老家这边年初一,都是邻居之间,相互串门拜年,相互问候工作、学习以及健康状况,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年初二,我们整个李氏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年初三,去老家亲戚家拜年,年初四又回到外婆家,再住上几天,我的春节转眼就过完了,只能朌望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4
我家乡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从这天起,在外地的人只要没有急事,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回来了。街上的摊子也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开始购买各种年货——春联,年画以及各种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为过年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小孩子们也没闲着,趁着大人们在干活的时侯偷偷溜到街上去买各种小玩意儿,最常买的便是鞭炮了。胆大的放”黑蜘蛛“,”红蜘蛛“。胆小的就放”小金鱼“,电光棒”。第二件事就是买各种好吃的零食了,超市货架上的薯片、巧克力、可乐等零食被我们一扫而空。等到爸妈叫我们回去时,我们的背包已经成了一个”大胖子“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开始祭灶王,我们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奶奶就搬出了灶王的神像,摆上了瓜果和祭灶王必备的糖瓜。
终于到了正月初一了,这天早上我们很早就起来了。先喝完一杯带糖的新年茶,再跟家人说上几句新年祝福语,就可以领到一个大红包。
到了中午,亲戚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我们家。很快,沙发上就坐满了人。小孩子们在楼梯上跑来跑去、大孩子们玩着手机游戏。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坐下吃起了饭,热闹极了。
春节,是人们最期盼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春节,人们无比开心、自由、幸福。我真喜欢春节啊!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5
我的老家在湖源那当然我的家乡就在湖源!
湖源其实我认为没有什么风俗,唯一风俗可能就是这个吧,你猜猜是什么?
我们家每一年过年,过年前一天,元宵,清明等节日会祭祖。那如何祭祖?我们会在吃饭前记祭祖,桌上会买买许多零食水果,晚上要吃的饭,一根烟,一瓶酒,许多椅子与一只碗。而且有一个人会拿三只香,等开始祭祖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去一摸椅子,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去摸吗?因为我们记住就是为了想念已去世的人们,或者是你去世的亲人,这些椅子上面虽然没有人,但是我们就像椅子上有人一样,不能去摸,不能去碰。你知道为什么不能摸,不能碰吗?你想想你吃饭会有人来无缘无故碰你吗?有人会来摸你吗?并没有,那这椅子上面就是有人的,有人就不能去摸它们?而且在祭祖前要洗好手,必须是要干净的手,这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而且在祭祖的时候,我的叔叔与爸爸,会给他们倒酒,他们每人一只碗陆续的倒过来,最后再把酒倒到一一只碗里去外地一洒,干什么?那香最后怎么处理呢?我们会把它插在家门口的泥土前,就是祭拜土地公公。
记住记好我们小孩可能过去拿零食,可能会把饭菜搬到另一个桌上去吃,因为祭祖的桌子是不一样的,记住的桌子是方方正正的,而我们的桌子是圆圆的。
比如过新年那一天,我们吃好饭可能就会大家一起娱乐,一起放小小的烟花,一起在群里抢红包,度过这一天,比如清明节什么的,可能还会去上坟罢了吧!其他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我的家乡会有每个节日的祭祖,那你的家乡又有怎样的风俗呢?快来讲给我听听吧!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6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春节等等。这些传统佳节中,最使我难忘的莫过于春节了,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有了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爸爸告诉我,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应该多陪陪他们,尽尽孝道,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年春节,除夕那天一大早,我们便忙碌了起来。爷爷打扫房子,妈妈和奶奶烧年夜饭,爸爸和我贴春联,挂灯笼。全家人没有一个闲着。
只见爸爸拿起春联和胶布,熟练地把胶布剪成一截截,粘在自己手背上,以备用。看这情形,我只能打下手了。来到屋外,爸爸仔细地比划着对联应该贴在什么位置,瞄准好之后,才让我用双手按住。而他自己则腾出手来撕下胶布好将对联粘在门上。谁知爸爸的手一松,这对联就跟一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我慌忙用手去调节,可任凭我怎么努力,它还是不够端正。看到这情景,爸爸连忙伸出援手,好不容易摆正了,这下我可不敢大意了,双手使劲按着,胳膊都酸得发胀了,费了很大劲,第一副对联终于贴好了。有了经验以后,接下来的就顺利多了。
时间很快过去,到了下午五点钟,准备吃年夜饭了。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红烧鱼、羊肉火锅、卤牛肉、山药炒木耳……可丰盛啦!我数了数,一共有八道菜,看得我垂涎三尺,连忙拉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入座,夹起一块鱼,轻轻咀嚼了起来。看到我吃鱼,爸爸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吃鱼吗?”“这不简单,年年有余(鱼)呗”我脱口而出。爷爷奶奶都哈哈大笑起来,快乐的气氛满溢在席间。
吃完年夜饭,我还收到了爷爷给的红包,真是太开心了。多么希望天天过年呀!
话题作文春节习俗篇7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