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
写作文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广泛,它不仅是一种表达和记录的方式,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写好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篇1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小时候,每到年关,就会和小伙伴们拍着手唱着这首童谣,欢欢喜喜的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首童谣高度概括了我们北方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这天的晚上,是我们入冬以来最盼望过的第一个节日。小时候,家里钱不多,一向勤俭持家的妈妈平时很少给我们零花钱,买零食的次数更是凤毛菱角。但在这一天,是“祭灶”。家家户户都会买麻糖放鞭炮来祭灶神,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放完鞭炮,我们姊妹三人早排好了队等着妈妈发麻糖,妈妈给我们一人一个,我们会欢天喜地地吃起来,吃完后,会继续守着妈妈,直到妈妈说“真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的东西,一人最后发一个,剩下的是你爷爷奶奶的。”这时我们才会罢休,吃完后,高高兴兴的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
而现在,我们三个相继长大,也都成了家, 平时在超市里就会买到很多各式各样的麻糖,有时候买多了,忘记吃,等到下次再吃,却发现,麻糖都已经化作一坨。直接扔到了垃圾桶里。祭灶这天,也会买麻糖,这时,不会急着去吃,而是先给孩子,这时的孩子不会排着队领,也不会欢天喜地地拿着吃。总是叫好几遍,“吃麻糖了,吃麻糖了”,才会慢慢悠悠的走到我跟前,看到麻糖后会说“我当时什么呢?原来是这个啊……”这就是80年代的我们和21世纪孩子的不同。这些不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上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新年的美食成了平日里的家常便饭,穿新衣、戴新帽等传统习俗不再是过年才有的享受,各种年货也成了流水线产品在超市中随处可见……此时的大家不禁感叹,“年味”有些变淡了。
“年味”的浓淡变化,不止在于物质的丰盈,还在于文化的丰富和心灵的感受。细细想来,“年味”似是一种仪式感,人们在归乡、团圆、庆贺的过程中,如同完成着一个个仪式,在参与中感受到喜悦与温暖。挂灯笼、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在这其中年的味道,便是通过一个个琐碎的细节慢慢发酵而成。“年味”又似是一种美好幸福的情感体验,过年时节,大多数人会体会到由友情、亲情的相聚所生成的情谊,感受到家人团聚、长幼相会的认同感、归属感,体验到家家扫房屋、办年货的劳作情绪,在团圆相聚、和睦喜庆的氛围中,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的春运之际,万千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的人争相购票启程,就是为了能在短短几天的假期里与亲人共享团聚时刻。正如纪录片《中国新年》中形容春节:“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此刻,就会感到虽然过年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从来没有消散,年的情结依然如故。
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篇2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过年,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狗⒆庞喙?……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过年,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篇3
随着时间匆匆的脚步,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临了,当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节日——新春佳节!
新年的时候,太阳公公天天都来凑热闹,气温回升,阳光明媚,照着人们喜庆的笑脸。我们一家人一起去逛街。走在罗村的街上,迎面飘来浓浓的爆竹烟味,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响彻云霄,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极了。看~!一个个小朋友们穿上新衣服,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举目四望,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每一家店铺的门口都贴着红彤彤的对联和各种各样的年画,挂着小巧玲珑的灯笼。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使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汇成一条彩色的河流,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逛街的人们看到这景象只好侧着身子走过去了。
超市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里面的年货琳琅满目,有糖果,有饼干,有薯片,还有烟酒……真是各式各样,样样俱全、无奇不有,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人们三三两两、开开心心地挑选着贺年礼品。不一会儿,人们拿着大包小包的贺年礼品满面笑容地走出超市,去亲戚朋友家探亲。
我来到公园门口,只看见小商贩们正在卖棉花糖、冰糖葫芦、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香喷喷的烧烤,让人看了直流流口水。许许多多的父母趁着这个节日带着孩子们来玩,老人们悠然自得,一边晒太阳,一边谈天说地,游乐场里,人们有的在玩旋转木马,有的在玩碰碰车,还有的在玩空中飞人……整个游乐场荡漾着欢乐的笑声!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一家漫步在广场上,那里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是人的世界,灯的海洋。只见广场里灯火辉煌,五花八门的花灯,令人目不暇接,闪烁着微弱的光,为夜晚的广场蒙上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面纱。广场里面还有许多精雕细琢的雕像,真是精巧秀丽、栩栩如生!在灯光的照耀衬托下,显得更加生机盎然正当我赞叹不已时,耳边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响声,我抬头一看,哇!好漂亮啊!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看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色中像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为单调的星空增添了几分色彩,多美呀!
新春佳节,又一段快乐的日子。在这里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篇4
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大家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大家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春节见闻一千字作文篇5
说起过年,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我已从以前一个懵懂的小女孩长大成为一个高中生了,当然没以前哪份尽情玩爽的豪气了,不过现在想来,年却还是很有味道的。
包饺子
年的味道是热闹的。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我的记忆中,一到半下午,奶奶端来和好的面和调的香喷喷的馅,拿来擀面杖,这就说明要开始包饺子了。先揉面,将奶奶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搓,待把一大坨面搓成一条长长的圆圆的面软软的面杆儿,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小面块,用小擀面杖擀成小面片,用筷子夹来香香的肉馅,将面片对折捏在一起就算包好了。
包饺子也有讲究的。馅多了容易烂,馅少了不好吃;形状也是要多种多样的,有的像月亮,有的像麦穗儿,有的像荷花,还有五角星的呢。更重要的是,过年的饺子里一定要包进去6个一角的硬币,“6”是说六六大顺,“角”是说用脚走路,合起来就是说能吃到包有钱币的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非常走运,我们小孩子常常等着吃饺子,其实是等着吃到包着钱的饺子,而奶奶总会偷偷地多包进去些钱,让我们都能吃到,于是大家都能到新年的祝福。
放花
年的味道是浓烈的。说它浓烈,是因为小的时候闻不惯放烟花的味道。虽说不喜欢那种气味,但我特别喜欢看放花。那礼花一到天上就 “呯”的一声,五彩斑斓,像一下撑开的伞一样,又像花蕾的绽放,赤澄黄绿青蓝紫,在天空散开来,又慢慢隐去,让人回味无穷。我还特别喜欢叫降落伞的礼花,不只是因为好看,更因为里面有玩具。每次听到“呯”的一声后,天空出现一些小花,我们会伸出双手去捧那些花,花没接着,我们会接到从天而降的降落伞,打开下面的小盒子,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或吃的。我记得那次我意外地得到了两颗糖。
真想再放一次那样的礼花,和那不同寻常的小玩具。
吃糖
年的味道是甜甜的。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吃糖。在老家河堤上和小伙伴一块儿玩,我嘴里含块糖,说话时,嘴歪向一边像是大人们嘴里叼着根烟说话的样子,也许是我那时特别想长大吧。
吃过糖的糖纸是我儿时的爱玩的,我会把花糖纸用皮筋扎住,给洋娃娃当饰品。还有一种糖,家乡叫“果子”。刚开始,我看着黑乎乎的,不敢吃。后来,奶奶给我用花糖纸包着的糖块,我剥开来,奶奶示意我吃,我带着疑问咬了一口,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满了我的嘴,我问了妈妈才知道,这是果子,奶奶怕我不吃,就用花糖纸包起来让我吃,据说过年吃了果子,新的一年就会甜甜蜜蜜,幸福美满。从那以后,我喜欢吃果子了,喜欢那甜甜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如今多在城里过年,不怎么回老家了,但我真想回到家乡,品尝年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