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节假作文 > 春节作文 >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

时间: 新华 春节作文

在写作文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避免跑题和偏题。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1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庆祝春节的传统。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当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在谈笑风生地守岁。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到了12:00时,便开始庆祝春节——新年的到来。那个时候会听到鞭炮声,那是新年的第一声喜悦之音。欢笑过后,大家都去睡觉了。我常常感到疑惑,为什么家里的灯在晚上要点一整晚,这不是浪费电吗?大人们都说:“这是传统,习惯。”那为什么一定要点灯?真是浪费!现在不是讲究节约吗?

以前我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那时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赚压岁钱。但伴随着成长,我越来越觉得春节很乏味,经常是那样过的,越来越没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办越差。

今年过春节,似乎没有预料中的高兴,只想到一个词——无聊!这春节生活近乎是越变越无聊了。走亲访友虽能体现和睦,也不过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后说几句客套话,一点颜色也没有,那种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张说着重复恭维话语的嘴,甚至让我感到反感,一点也不舒服。春节那天,你必须对任何一个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欢的人也要违背心愿的恭维,而大人们说:“这是礼节。”什么是礼节啊?我真想弄明白!

话说回来,唯一令人愉悦的只有那一丝丝碧绿,新的生命,新的空气,新的开始。春,孕育着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诉我们的希望。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现在的春节,唯一令我高兴的只有它带来的丝丝缕缕的希望的气息,虽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节,不是应该开开心心地过吗?为什么春节令我越来越厌恶。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气也越来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过还好,那些活跃的气息尚且存在。

无聊的人,无聊地过着无聊的春节,无聊得没有新意,无聊得只有枯燥,无味,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话。

什么时候能取消春节拜年的习俗?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2

在中国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过年了。因为过年这一天,远方的家人都会回来,一起团圆饭。

有人认为年味藏在团圆饭里;有人认为年味藏在红包里;有人认为年味藏在话语里,有人认为年味藏在……而我却认为年味藏在雪里。

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以及环境的污染,现在城里都不给放烟花了,在小孩眼里,春节莫过于什么?莫过于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可是现在连烟花都不给放了,虽说是团圆饭,可只要一连上家里的WiFi个个都成了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应该是团圆的节日,却因为现在电子技术的分飞速发展,人们并不愿意买一张车票回家看看,而更依赖于视频通话,网络交流。

而人们随意在网上搜索一段祝福语,或者干脆直接转发别人的,看来看去就那几段,本来温馨的祝福语,却变成了冰冷的客套话,人与人之间的心也就凉了下来,年味也淡了……

也许,现如今有年味的也只有雪了。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因为一旦下了雪,孩子们便会邀请自己的伙伴们,肆无忌惮的在雪里嬉戏玩耍,仿佛只有雪,记录着孩子们的童年……

过春节时,孩童总会吵着父母买烟花,等吃完年夜饭,一个个都不安生,还没等父母吩咐,就出去找小伙伴们放烟花了。点上导火线,然后飞快的跑到旁边,捂住耳朵,“砰”,“砰”,“砰”,烟花忘情的与天空相拥抱,竭力绽放自己的璀璨,最终……回归仁慈的大地母亲怀抱。孩子们也兴奋不已的点燃一个又一个,直到全部放光,才肯回家睡觉。可现如今呢,因为条条框框等各种理由,拒绝人们在城里放烟花,苦要看一场绚丽的烟花,还得驱车到乡野里才行。

春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本应该是浓烈的,又为何变得如此淡薄?像那种热闹非凡的年夜,仿佛早已洇没在历史的长河。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3

六年级上学期转眼就过去了,终于迎来了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假期,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春节过节的场景。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在春节里,我们可以吃年糕、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

腊月初十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年货,超市里人山人海,我和妈妈费了好大功夫才挤了进去。我们先买了大米,然后买了牛肉,最后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

过后几天,妈妈又给我买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和一双崭新的“吉尔昌”牌的休闲鞋。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扮自己。照着镜子梳了个洋气的新发型,又换上新衣新鞋,看着“改头换面”的自己,我心里乐开了花。

除夕那天,不到中午一点我们全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爷爷烧锅,奶奶添水,妈妈擀饺子皮,爸爸盘饺子馅,姑姑炸年糕。闲着没事儿,我就帮妈妈擀皮,谁知这事儿真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着自己擀的饺子皮要么太厚,要么太薄,经给妈妈帮倒忙,我就跟爸爸去放鞭炮了。

爸爸刚把炮点着,就赶紧让我跑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想起来,就好像在说:“新年好,新年好。”

去年春节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欢乐祥和的感受依旧在心中。转眼今年的春节也已来临,我一定以新的面貌迎接这新的一年。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4

随着“劈里啪啦”的鞭炮声,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到来了。春节是个出行的好时机,为了庆祝春节,我们家乡还特别举办了庙会和灯展。今天,我和妈妈趁着有空,赶到影视城去参观壮观的庙会和美丽的灯展。

我们坐车来到了影视城,走进大门,看见雄伟的四大神兽耸立在两旁。继续往前走,走进了楚王宫大殿,看到楚王上朝的地方,好气派啊!在大殿的最前方摆放着一张龙椅,大殿的两旁摆放着大臣们用的桌椅,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上早朝的样子。幸运的是我们刚好赶上了演出时间,观看了一段历史剧《屈原与楚王》,屈原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和楚王发生了争执,惹怒了楚王,但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屈原真是一个好官!如果现在的每一个官员都像屈原一样爱国爱民的话,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接着我来到了市井街,体会到了古代百姓的生活,古代的酒馆,古代的衙门,古代的衣服,还有抛绣球的木桥······仿佛让我穿越到了古代。

将近六点半时灯展开始了,在一个个美丽的轮廓上,打上了五彩缤纷的灯光,远远望去,漂亮至极。“三羊开泰”,三只山羊站在彩虹桥长顶着一个绣球;“鱼儿戏水”,好多条鱼儿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月季仙子”,站在莲花上翩翩起舞;“蝴蝶谷”,千万只蝴蝶从游客头顶飞过,姿态优美,十分壮观······

不知不觉月亮已高高挂在夜空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灯展会场,我多么期盼下次的春节之行快点到来!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5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民。

“呜-呜-”随着火车笛鸣声,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这是正坐在座位上的我,,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七年没回家的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家乡发生的变化,,经过漫长的一夜,我终于回到了家,看着美丽,繁华的西安,我非常兴奋。

接下来,我又回到了乡下爷爷奶奶的家里,当我坐车经过别的村庄时,向下曾经是土路地变成了柏油马路,曾经的平房,现在都变成了二层楼。以前穿着补丁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现在都穿着很时尚的服装。

我到了爷爷奶奶家后,爷爷奶奶非常高兴把我来进屋里问东问西,问这问那。并且给了我很多压岁钱,我看着爷爷奶奶的生活非常好,我也很高兴。

然后,我又去了姨妈家拜年,姨妈更是热情,我拜完年,姨妈就给我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上我上我这个小馋猫两眼放光的盯着饭菜不眨眼,姨妈见我这般摸样,对我说:“我做的饭好吃吗?”“嗯”我点了点头。“那今天住在我家行吗”姨妈高兴的说。“当然可以”我盯着饭菜说。“那开始吃吧!”表哥说。“嗯”已经等不及了的我立即开始吃了。在姨妈家里住了两晚后,我们又启程去了舅舅家。

舅舅是开诊所的,我们一进去,就看见舅舅家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我苦笑了一下对舅舅说:“您家的人可真多呀”“唉”舅舅说:“现在人们感冒的特别多。”“哦!”我想起了妈妈以前对我说的,舅舅是当地的“神医”舅舅把病一看就好就会好,有人还风趣的称舅舅为“活神仙”。想到这我不觉对舅舅投去敬佩的目光。

马上就要回家了,我看着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和春节都不回家过节的白衣天使们……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6

被病毒“囚禁”了两个多月,终于被“释放”了,我准备好之后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下,吸了一口空气,瞬间感到了春天的气息,空气多么清新,阳光多么温和,这个以前令人烦躁的地方,竟也成了人间仙境,春风轻轻打在口罩上,似乎是在提醒我要带好口罩。

坐到车上,看到每一棵小树都焕发着生机,斗志昂扬,好像想要把病毒吓跑,我安静的听着大海的声音,和以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海风吹到脸上,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幅画,面朝大海,看着海浪翻卷,冲刷着平坦细腻的沙滩。它不知觉地触碰到你的脚趾,顿时心定神怡,悠悠然心境旷达。

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放眼望去,地上一片绿油油的,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我好像亲眼见证了它的生长过程,小燕子在空中飞着,春风吹着小草,吹着绿叶,让我的耳朵都享受了特别的待遇,偶尔还有几朵小花镶嵌在绿油油的小草中,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空气里透着淡淡的鲜草香和花粉的香味,我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小蚂蚁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走着,每一个都搬着食物,互相扶持。

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大自然,第一次闻到了空气的味道和阳光的味道,这次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7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每次一到放寒假的时候,我就天天盼着春节的到来。春节一到我就可以回老家,到那时,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三叔二叔、三婶二婶,还有爷爷奶奶,我们全家人都会相聚在一起。真是太棒了!

这不,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又到了。汽车的后备箱里装满了年货,还有一箱子炮。耶,又可以放炮了!随着三声清脆的车门声,我们踩在了老家的土地上。我们这些小孩子一见面便发了疯似的抱在一起,然后一窝蜂似的冲向爷爷奶奶,把礼品硬塞到他们手里,便开始疯玩儿了。大人们有说有笑,一边帮爷爷奶奶提东西,一边进屋张罗去了。我从后备箱里把那箱炮搬下来,大家兴高采烈的放起炮来。

玩着玩着,突然闻见一阵饺子的香味。于是,我们又一窝蜂地跑进屋。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盛好了,我们抓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大人们瞧见我们这副吃相,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心灵手巧的奶奶一会儿也没闲着,在她的剪刀下,一幅幅美丽的窗花不断“横空出世”,被爷爷贴在窗户上。小猫批批和小狗黑黑真是太可爱了!它们一会儿在沙发上打滚,一会儿钻进纸箱子里打盹儿,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在春晚的衬托下,一盘盘佳肴,一双双筷子,一个个红包,一张张笑脸……都被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它是那样清晰,美好……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8

春节像流水转眼就过去了,可在这短短的时光中我却过的很愉快,在记忆中,除夕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马上要过春节了,家家都很热闹,此刻我正在贴着自己写好的对联,虽然字迹还不是很规范、很流畅,但却是我尽心尽力、用了两个多小时完成的大作。贴完对联,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顾不得吃饭,马上下楼找小朋友放炮去,我们放着各式各样的鞭炮和烟花,有火柴炮、冲天炮、窜天猴、雷子等,把节日欢乐喜庆的'氛围渲染的更加浓郁热烈。正当我们玩得热闹非凡、不亦乐乎时,妈妈叫我回家吃饭,并且告诉我们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听立刻飞奔回家。

团圆饭丰盛极了,有红烧大鲤鱼、清炖排骨、一虾两吃、醋溜土豆丝我们一大家坐在一起边聊边吃,时时爆发出欢笑声,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乐。

晚上整八点,盼望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在热闹欢快的音乐声中几位主持人登场了。随着晚会的进程,节目越来越精彩,有歌曲、舞蹈、小品,还有我最喜欢的魔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这差不多就是我的春节记忆了。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春节的习俗很多,我的家乡江山也不例外,到了春节可热闹了。

在我的老家,从腊月开始,大家就都开始准备了,不过在我的印象中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正月初一才是过年最热闹的时候。

腊月二十三就是所谓的“小年”,在这一天,一家人都会祭拜菩萨,向菩萨许下来年的心愿,在我奶奶的眼里,这是十分中重要的。到了腊月二十七,大家一大早就会起来准备过年的东西。当然,杀鸡、鸭、鹅都是必不可少的。做完这些,就会赶着去集市,买新鲜的食材,准备在除夕饱餐一顿。

除夕那天,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刚起床就开始贴对联,每个门上都会贴上不同的对联。到了下午三四点,女人们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这顿饭寓意团圆,幸福。晚上一大桌子菜让大家,让人大饱口福。吃完饭,就会把买来的零食都准备好,等待着春晚开始。春晚里精彩的节目让大家目不转睛,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大家就会开始发压岁钱,这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因为可以用压岁钱买好吃的,好玩的。最后就是放鞭炮了,各式各样的鞭炮点燃后,都在空中炸开了花,十分壮观,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正月初一,男女老少都会走街串巷,到亲朋好友那里拜年,大家聊聊天、喝喝茶,是最悠闲不过的了。

这就是我老家的春节,每年大家都会齐聚一堂,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十分热闹呢!

六年级春节满分作文篇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镇,在一座小山的脚下,我的家就在那里。如别的地方一样,我的老家也有很多风俗,但是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民俗是什么。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伴随着“噼啪”的鞭炮声,奶奶早就到厨房里做一场丰富的大餐,我们不时的去看一看,夸张地想着那五彩斑斓的饭菜,口水早就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饭菜终于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家互相敬酒,说一些新年美好的祝福,而火锅里面的菜也在冒着幸福的泡泡。饭后,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会,联欢晚会上的精彩节目让我们忘记了疲惫,每到夜晚十二点时爷爷准时放烟花,在这烟花中我们喜气地迎来了新的一年。

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做饭、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奔跑着,嬉戏打闹着,心里面美滋滋的!吃饭后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给小孩子压岁钱,最开心的就是藏在一边悄悄地数这钱,脸上有藏不住的笑容。吃饭后,我们一家会去拜访邻居朋友,在邻居家吃口瓜子说说旧事,而我们专心吃糖,乖乖地听着大人说话。

家乡还有一些习俗,如:大年初一不能扔东西,也不扫地,这样不吉利,我就奇怪了,为什么?这没有科学的依据,奶奶总是很执着,坚持不让扔东西,后来我知道了这就是一种民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愿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家乡和家乡的习俗,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习俗。

16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