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端午700字作文
写作文是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可以学会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快乐端午700字作文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快乐端午700字作文有用。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
屈原投江的故事,据说就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屈原,而其中有一个大臣忌妒他,那一个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说屈原的坏话,让皇帝把屈原开除,屈原因此过度伤心,农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古自今流传着,也有悠久的历史了,这个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给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也就就是农历五月四日,我和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亲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天伦之乐。玩累了,大家就决定留下来住一晚。第二天,也就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天的行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个结论了,中午先去看龙舟比赛、下午去溪边玩水、晚上再去吃当地小吃。爸爸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二话不说,快走吧!”,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大家开了一小时的车,到的时候刚好中午十二点,大家就坐在湖边看龙舟比赛,我听到画龙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卖力。我要感谢画龙舟的人给大家看这么精彩、好看的龙舟比赛。接下来该去一探究竟溪边的景物到底长的怎么样子?到了溪边,果然就是景观优美、碧水萦回。这里让大家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头打起“水漂儿”,有趣极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大家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的叫着。当一桌丰盛好吃的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后,大家一起逛夜市、买东西,最后一起拍照,为今天,今年的端午节留下一个美好的句点。
这次的端午节让我非常开心,希望下次也能像这次端午节一样快乐。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2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3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和吃粽子。
端午节真有趣,一大早,太阳刚刚升起,奶奶就在门口嚷嚷着:“端午节安康!”“什么?今天是端午节?我居然不知道!”被奶奶吵醒的我大声应答着。你别看我很开心的样子,其实我最不拿手的就是包粽子啦!
回想起去年的端午节,奶奶在张罗着包粽子。妈妈说:“去跟奶奶学包粽子。”我那时还没包过粽子呢!一开始,以为包粽子很好玩。
我立马跑下楼:“奶奶,妈妈说你要包粽子?我也要来!”奶奶开始不让我包粽子的,但后来还是让步了:“好吧,我先准备一下材料。”我当时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出材料,有糯米、粽叶和绳子。我们先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好像一件件绿衣服,绿绿的,真好看!奶奶用粽叶卷成圆锥形,接着再把糯米灌进去,压结实,最后用绳子转几圈,捆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啦。
我真傻,学着包了几个都不太成功,那可是一种说也说不出来,看也没看过的奇怪形状。
今年的端午节,我一定要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来!
终于,我在奶奶的耐心示范下,做了一个又香又大的粽子,我信心大增!人只要用心,还是可以的嘛!你猜我在粽子里放了些什么?放了我最爱吃的牛肉和绿豆。那是相当美味的。
晚饭了,粽子的香味扑面而来。我吃了一口我做的粽子,嗯,好吃极了!爸爸妈妈也吃了一个我做的粽子,又吃了一个奶奶做的粽子,夸奖我:“还是我们家宝贝女儿做的比较好吃!”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乐清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而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
每当到端午节前夕,偶尔河面上传来稀稀疏疏的几声锣鼓声;人们路过河边时,常常看到河面上会有几只龙舟“飞奔”而去。他们大概在为端午节的比赛备战吧。到了“开战”的那一天,银溪河边站满了观众。有的老人搬了凳子坐着悠闲自得地看着;有的大人将孩子背在肩上一起观看;有的年轻人站在最后,踮起脚观望;还有的人用尽全力向上跳,希望能看见一点。河面的起点上有序地停着一只只来自乐清不同地区,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的龙舟。一声令下,只见四五只龙舟飞奔而去,锣鼓声叫喊声响成一片。河两岸的观众也呐喊助威。龙舟在河面上像几条水蛇,麻利的向前冲。快接近终点了,选手们的喊声越来越激烈,一只只龙舟先后冲破终点。慢慢的,船停了下来,喊声渐渐平息了,喧闹的人群暂时安静了下来,接着观看下一场比赛。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以外,就属包粽子,吃粽子最开心。
端午节,在外婆家过,一进门,就看见许多人围着桌子包粽子。外婆先用粽叶做一个三角体,在底部放上糯米,然后把陷放上去,再盖一层糯米,包上粽叶,最后捆上线,放在一边等候进竹笼。这边动工,那边早早已经下锅了。一开锅,一股清香迎面飘来,我们扑了上去抢粽子。外婆叫:“别烫着!”我专挑吃金丝枣陷、赤豆陷,因为甜。而大人则喜欢吃咸的肉馅。我们都只吃个新鲜,图个团圆热闹。
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那么热闹,也希望的习俗代代相传。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6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节日,重阳节孝顺老人,中秋节团团圆圆,春节喜庆快乐,儿童节歌舞升平。每个节日都热闹无比,令人十分开心,可令我至今难忘的,却只有那次欢乐的端午节。
传说,古代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投江自尽,人们四处捕捞,却找不到他的尸体,崇敬他的人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就用粽叶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许肉泥扔进江里喂鱼虾,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现在,人们已不再投这种东西到江里了,可这种东西渐渐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所以在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选择了用包粽子来庆祝端午节。
妈妈先从厨房拿来粽叶,小心洗干净,再用开水煮熟,冷却后放到一边,使叶子不发黄。接着,把肉剁碎,打入鸡蛋,用手抓匀,再加入切好的红枣块,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叶子,卷成三角,添上米和馅,手向对角处对卷,最后绑上红绳,一个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叶子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就是不听我使唤,在一片手忙脚乱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这次叶子倒是折好了,可刚添上米,粽叶就漏了个洞,米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妈妈见我这样,飞快的把两角对折,卷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馅,最后再在顶上盖一层糯米,用绳子捆结实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妈妈的静心教导下,我中午做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穿着绿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剥开粽子,白白的米,红红的枣,再一闻,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咬一口,唇齿留香。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充实无比,也明白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让我永生难忘。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7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为什么在这个节日要吃粽子呢?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设立的。
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又香又甜的粽子,而且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包粽子。
记得那年包粽子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先上市场买材料,买了又宽又绿的粽叶,珍珠似的糯米、红豆沙、肉和八宝豆。在买粽叶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又宽又绿的呢?”妈妈告诉我说:“宽的叶子好包,绿的叶子更香啊!”
材料准备齐全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先跟着妈妈学,妈妈用娴熟的手法一眨眼的功夫就包了四五个,我则笨拙地跟着做。跟妈妈学完后,我便开始自己包了,我先包了几个粽子,结果个个都露馅了,然后我便带着沮丧的心情向妈妈请教。妈妈耐心地跟我说:“你看,妈妈用的是两片粽叶,而你用的是一片,当然会露馅了。”我恍然大悟。于是,我便更加用心地观察妈妈的动作和手法,边包边给自己打气,没事的,我总会成功的。不知失败了多少次,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我心里想:我终于做到了!当我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告诉妈妈时,妈妈说:“哎呦,你小子还不错嘛!”
粽子包好了,就该上锅蒸了,我们先把水接上,再把粽子放在蒸笼里,最后在把盖子盖上,把火调到最旺。刚开始五分钟我还算平静,可是到了第六分钟的时候我就有点迫不及待了,不停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熟,妈妈说20分钟就能蒸好。可是我越想克制自己越是想看。在第十分钟的时候,香味就飘出来了,我就越来越焦躁,在剩下的六百秒里,我简直像是每一秒像是等于一个世纪似的。
粽子终于出炉了,品尝着自己做的美味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收获,而且这个端午节过得非常有意义,我也很开心。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8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9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这个端午节,对于我来说,有些不一样,因为这是我在新城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我非常期待。
在我的翘首盼望中,端午节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走来了。终于,近了,更近了
端午节这天,新城的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阳光熹微,我就和妈妈来到了菜市场,市场里挤满了人,到处都是叫卖的声音,物品也琳琅满目,有菖蒲、艾叶、粽叶、粽子、包子,各种水果,有些水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我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跟在妈妈后面东张西望。不时闻到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住在新城,离市场很近,大家两手空空出门,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今年在新城过端午节,大部分家庭都团团圆圆,亲戚朋友们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今天,难得的是,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和妈妈也回来了。此时,奶奶和妈妈在忙着包诱人的粽子,爷爷和爸爸正在准备包包子的馅,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
记得以前在老家,过节的时候,我总是满怀希望爸妈能够回来,但每次等来的只有失望。爸爸妈妈总是缺席,因为他们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外打工,爸爸说,回来的路费可以给我们买很多东西了,他们就不回来了。每年过节,只有爷爷奶奶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即使爸爸妈妈寄来钱,买了许多东西,但我们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开心不起来。
今年端午节,我们全家能坐在一起吃饭,是因为我们搬进了新城,政府不仅帮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还帮爸爸妈妈就近就业,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回家,我们也免去了思念之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把贫根斩断,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今年的端午节特别有意义,因为妈妈带我参加了一次亲子主题活动----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端午亲子包粽子活动。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早早地来到了活动地点,刚进门就看见一位女老师和几位家长在一起准备即将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红豆、红枣、粽叶、白糖等。我和妈妈迫不及待地把手洗干净后,等待活动的开始。
很快,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小朋友越来越多了。时间一到,张老师就宣布活动开始。首先,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我知道了原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气愤地跳进了汨罗江,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了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到粽子就把嘴巴粘住了,这样它们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们就把屈原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接着,张老师宣布:“大家开始包粽子啦!”我开心地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从中间折成螺状,再用勺子盛一些糯米进去,然后我挑选了一个大大的红枣放在糯米上,接着我再次倒一些糯米盖住红枣。最后我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就盖住了螺形口,把多余的叶子向右折一下,再用棉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扎好这个粽子可不容易了,我刚开始做的粽子总是漏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在妈妈的手把手指导后,我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中做成功啦。熟能生巧,很快我就和妈妈包了十个大粽子,这可是我第一包粽子,而且还是和妈妈一起做的,我心里无比开心。
这一次的端午节,我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包粽子,真让人难忘呀!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1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2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2008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3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跳进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与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是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4
我家的端午节快到了,每家每户都要插艾草、吃粽子,好像就连空气里都充满了粽叶的香味,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家端午节特别温馨,快来跟我看一看吧!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我的床头,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我慢慢的睁开双眼,“起床喽”我边喊边伸了个赖腰。
“咦!什么味道”,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是从厨房飘过来的,肯定是奶奶在煮粽子,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兴冲冲的冲进厨房。揭开锅盖一看,“哇”看着这翠绿的叶子,这嫩嫩的粽子,真诱惑人,让人着迷。我的口水已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看你急的,还没熟呢?”奶奶说。“哦!知道了!”我赶忙盖上锅盖。“唉!”那只好等着了。干脆先到我们家的“花园”玩一会吧!这时怎么回事,我家的这些花花草草一个个都昂着头,那兴高采烈的样子,难道他们也知道今天是端午节,也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也想吃粽子?时间过的可真慢,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爷爷做了一桌子的菜,闻闻,好香啊!“主角上场喽”爸爸把粽子端了上来。这味道太特别,太清香了。
我伸手抓了一个就要吃,妈妈说:“看把你急的,爷爷奶奶还没吃呢?”我赶忙把手里的粽子递给了爷爷,这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笑了。我透过窗户看到了花园里的小花小草,看着它们的样子,好像是刚吃过了粽子,懒洋洋的躺在那里,好像在说:“真香啊!真好吃!”我又抬头看了看蓝天,白白的云朵,太阳公公炙热的笑脸,还有那飞翔的鸟儿,它们好像都在对我说:祝你端午节快乐!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一个充满温馨、快乐的端午节。你们家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呢?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小时候,端午节妈妈教给我唱的儿歌。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买来做粽子必用的食材:豆沙、蜜枣等,虽然我不是太喜欢吃粽子,但包粽子,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首先,将包粽子要用的糯米清洗干净,用凉水泡2小时备用。再将粽叶清洗并用开水烫一下,一切就准备就绪了。
开包了,取一两个粽叶,根据它的大小折出一个三角,往里面放一勺米,再放一些豆沙或蜜枣,然后再放一勺米用手压实,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将它叠成一个三角形,接着用棉线绑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有甜的、咸的,有蜜枣、花生米、有肉的,还有咸蛋黄的,我们家人都喜欢甜的,所以就包了蜜枣的。不一会儿,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粽子往锅里一扔,开始煮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屋子里开始弥漫起粽子的香味。
开吃了,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看着电视,电视上正放着赛龙舟,只见龙舟上的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动作整齐划一,两只手紧握滑桨,卖力的前后滑着,同时嘴里还喊着口号。妈妈突然问我:“乐乐,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我胸有成竹的说起来:屈原是楚国伟大的诗人,写下了许多名篇,爱国爱民,最后却被奸人陷害被流放,最后自投泪罗江。当地老百姓敬重屈原,听闻此事后,纷纷驾船去江里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虾、蟹等水里动物吃他的身体,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
端午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是应该永远传承下去的。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这阵阵儿歌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要问端午节的来历,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给大家讲其中一个吧: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边做官。昏庸的楚王总是听信那些奸臣、小人谗言,不听屈原的忠言。后来楚王竟将屈原削职流放了。在流放的过程中,屈原看见楚国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殃,惨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愤,于是跳江自杀。人们非常伤心,划船找屈原的尸体,还包粽子给鱼虾吃,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就将这一天作为“端午节”,用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表达对屈原的缅怀之心。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呢!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粽子几乎是每家每户过节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总是要先将粽叶泡上很长时间,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时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叶,围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馅料,诸如:花生米、红豆、肉、蜜枣等等。再用棉线捆起来,一个玲珑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但现在还不能吃,还要将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开一个热腾腾的粽子,蒸汽直冲天,而粽子活像个老爷舒服地躺在粽叶里。糯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金银剔透,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草叶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顾不上烫,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个快乐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快乐端午700字作文篇1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妈妈刚准备好粽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跃跃欲试地准备包几个粽子,妈妈一把拦住我,说:“你先别着急,粽子可不能乱包,像你这样包粽子,包几个坏几个,到时候再一蒸,出来就只剩粽子叶了!”听了妈妈的讽刺,我并不气馁,满口答应着听妈妈的话,一边又要捋起袖子继续包。
妈妈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分开,然后一卷,我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圆锥形的筒就做好了,妈妈熟练地往里面填上了糯米,我看得一愣一愣的,这是怎么回事呀!之前的骄傲劲一扫而空,我还是得认真学呀!
看到妈妈包粽子,我的手不仅也痒痒起来:“让我陈大侠展示包粽子吧!”说完,我装的像一个包了很多年的熟练工人,拿起粽叶,分开,然后一卷,我发现,为什么我的是圆柱形底下还有洞,而妈妈包的则是圆锥形,样子好看而且还不漏米,这回可得虚心请教了。妈妈让我先折,先不包,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我一折,就成了一个圆锥形,只不过有点浅,包米的时候可怎么办呀!不管了,我一不做二不休,胡乱将米塞进圆锥筒里,再加上一颗枣,再一压,粽子包好了!可是为什么有几个通的洞呢?我从侧边又折了一遍,这次好了,粽子被我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里面的糯米还少的可怜,哎!将就一下吧!再用绳子一绑!第一个粽子成型!但是一看我的粽子如同我一样,骨瘦如柴,我不禁感叹:“有其人,必有其粽呀!”妈妈听了我的话,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我又重新开始包,这一次我吸取教训,把粽叶分开了,再一折,果真,粽子高了不少,绳子再一绑,粽子包好了,我不禁自言自语:“这会儿长高了,真像我!”后来,我包的粽子每个都不一样,有的高,像小山峰;有的胖,像个肥子;有的头上歪了一点,像个畸形儿。看着我的粽子“军队”,心中遍是激动:在端午节,我包的粽子真多呀!下一个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我喜欢端午节,我喜欢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