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

时间: 金浪 高二作文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精选篇1)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行”。

我眼前不禁浮现这样一幅场景:阴暗小角落挡不住那米粒大的花的竟放之心,尽管身材渺小,它仍可为大自然献出一份独特的美,只要它愿意努力,它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清心笃行,苔花可贵的精神牵动着我的情思:人又何尝不可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过去,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是清心笃行、披荆斩棘,终获益匪浅?有多少芊芊学子不是清心笃行,挑灯夜读,取胜辉煌六月?

清心笃行,诚在“心”,贵在“笃”,无“行”,重在“行”。什么事都是不经岁月拷打的空谈,无“行”,“心”已不诚,“笃”已不在,一个“行”是人生万千事的基础。

做好“行”,离不开“笃”与“心”,倘若小小青苔没有坚定开花的心与持久不懈的努力,相信就不会有幽角里那抹惊奇与“苔花如米粒,也学牡丹开”佳句为人称颂。

往后,每当我在求学途中,那颗躁动的心经不住种种诱惑与挫折而疲累时,便总会想起“清心笃行”的苔花。连如此弱小之物都有竞牡丹的决心,为何我不可铸剑磨刀,用数年功夫博一个无悔的青春年岁?

“行”在途中,乐在途中。我想,花开的过程固然少不了苦痛,但笃行着,痛并快乐着,孕育出美丽的花骨朵时,笃行又有了新的意义:为快乐的终点而笃行!

现在,当我在用细细的笔杆写着我对人生的看法时,蓦然回首,原来我已笃行了十余载。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我捧着书本细细咀嚼着文人骚客留下的精神财富,当那轮明月再次升起时,或许又是一次结束,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读完又写,就像种下了种子又要浇水,我已不记得最初是什么驱使我拿起笔畅写年华,但那些美丽而不张扬的文字却让我“清心”,让我深深浅浅地洞察着人生,那些心中不灭的衷爱与畅写完后的快乐,让我笃行至今。

读好每一篇作品,写好每一篇文章,我不断地意识到:我的心越来越清,我的笃行越来越快乐。不再是当初迫于教育而书的无奈了。

清心笃行,或许每个人的目的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方式却是一致的,都是在完成一次伟大的抉择。做一个行者,向未来出发!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精选篇2)

走群众路线就是遵守历史唯物主义观,就是承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要推动者,才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我们小组来说,也具备着指导和影响的意义。

不仅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强调作为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群体的重要性,而且我党的许多领导人也提到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关乎革命事业能否成功的大事情,必须坚持。

以下是我总结的走群众路线的'原因。

一:走群众路线,党员才能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才能与群众们做朋友,做父子,做兄弟,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仅意味着可以提高在群众中的影响,而且在开展工作时困难也会小很多,这样,才能很好的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不会脱离群众。如此,党员能看到百姓疾苦,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做一名父母官,才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反过来,人民才会尊重你,爱戴你,服从你。

二:毛泽东说过,只有通过调查了解事实,才有发言权。如果高高在上,从不到群众中去,怎么能了解百姓所需,知道百姓之所想呢。古代的政绩显赫的皇帝也知道不能一直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也会通过微服私访了解民情以发布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走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民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避免只空谈不实干的情况,实干才能兴邦,空谈只会误国,每一名党员都应该是理论家兼实干家。

三:走到群众中去,党员就会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学习,去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应该是人民的朋友,而不是上司,如果以一名上司的态度去发布号令,群众的反映不会好,也不会拥戴你了,工作就不能好好开展了。如果是以朋友的身份,想着去为民谋福利,人民就会拥戴你,有了这样的态度,就能在群众中学习,就会避免高高在上,只为自己谋福利,就会学习以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作风服务人民。

四:做到群众中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评判,才会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去工作,才会光明正大,大公无私。如此,避免了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不正之风的形成。

总的来说,脱离了群众的党员不是合格的党员,脱离了群众就会导致不正之风的兴起,就会形式主义,就会以一己之私利为追求,忘记自己作为党员的使命和宗旨。

作为学生党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接受教育和洗礼,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自己前进,用坚定的信念为人生导航。

走到群众中去,与同学们建立朋友关系,对自己的工作是一种便利,而且也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帮助同学们之后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这些如果不下去看,又怎么会知道呢?

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该拥有这样一颗博爱之心,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我们才会心系人民,才能在同学们之中生根发芽,开出璀璨花朵。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精选篇3)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单调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变换的色彩。静与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青山横北郭,百水绕东成。”听水的细语。看山的清舞是一种享受,听水的呜咽,看山的微笑是一种熏陶。听水的吟唱,看山的深沉是一种温馨,大自然的语言要细细体会,让我们一起来听水的灵动,看山的沉稳。

水是活泼的。那小河中的激流,那大江中的旋涡,是多么性急的孩子呀;显微镜下的分子们,又是多么淘气的互相追逐打闹的小宝贝。那哗哗的声音,是乐队的演奏还是嬉笑的响动?可是精灵藏在其中?水秀,因为精灵,因为活泼。

山是稳重的,那长满了青苔的石头,那挺拔高大的树木,甚至就是这山,多少年来也没走过半步;显微镜前也不能见到你的身影。稳重的你可是在思考该怎么做才好?山明,因为思考,因为稳重。

水是柔美的。那小镇中几曲几折的溪流,缓缓地欣赏着同样柔美的地方;那春雨一丝丝,柔柔地染湿脸庞;露珠一颗颗,依偎在草尖,久久不愿落下--是水的柔,水的美。因为柔美,所以水秀。

山是孤寂的。所以他时不时更换炫目的服装;那朝夕变化、季节更替,也只是为了吸引爱美的你去与他做伴。有孤寂,所以山明。

当高大的山与柔美的水交织在一起,高大的山庇护起柔美的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柔美的水滋润着高大的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水之间有了伊甸,有了桃园。有伊甸,有桃园,所以山明水秀。

山水的美,要用眼、心、神去体会,才能读出那份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由此我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灵活的找到最满意的方法,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水找到了保持蔚蓝一色最好的办法?灵动;山也找到沉稳中体现生气和活力的最优方案?四季色彩交替。

如果把我们伟大的祖国比喻成故事里的山水,那么“和谐”和“安定”就是那水之“灵动”、山之“沉稳”。这灵动和沉稳必将构造出祖国的万水千山的一片和谐。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精选篇4)

人生在世,难免有七情六欲,难免要议论他人短长、吹嘘自己的本事、夸耀自己的渊博知识……这些恐怕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其实,这是不自信和懦弱的'一种表现。而想要战胜自己的弱点和毛病,只有沉稳、自重,才能得到生命的本真。

沉稳,人性的内敛与厚重。沉稳,是人性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姜太公年过七旬,才出山辅佐文王、武王。而在那七十余载中,他只是静坐钓台,“愿者上钩”。他当然是在钓鱼,但与其说是水中之鱼,不如说是钓天下这一大鱼。正是在那七十年如一日的静坐垂钓之中,姜太公养成了内敛和修身的本事,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品到了沉稳所带来的渊博睿智。正是那多年的沉稳、自重,使太公得以在日后厚积而薄发,助武文王成就千秋大业,功不可没。可见,沉稳能够成就内敛与厚重的人格,有了它,才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自重,修身治国平天下。自重,是人格的魅力所在。古往今来,哪位仁人志士在其得成功之前,不是经历一番烈火的考验而变得坚强呢?人若变得强大,就必须用自重修身。因为孟子云:“天降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得弗乱其所为”。正式这些自重的磨练与修为,教会了伟人们沉稳的品性,使其百折不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尊重自我的内心,养成刚强的品性,故尔成大业。所以,自重是重己,重己才能重人,从而获得本心。

轻狂,遭诟病失去本真。马车为什么跑起来那么响?因为它是空的。倘若车里装满货物,便不会传胜百里了,人亦如此。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毕业后由于自己认为才学深厚而目中无人。一次次面试碰壁后失落而归。于是,他反省自己,放下架子,内敛一些,由程序输入员做起。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及时修改。老板便让他担任程序编写员。由于他经常能提出新颖的建议,显示出非凡的天赋,当即被重用。实践证明:人只有沉稳、自重、谦虚和内敛,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认可,获得本心而取得成功。

其实,想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所需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一颗谦虚、内敛、沉稳和自重的品性,才是一个有内涵有修养的人。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像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这样的修为,才是真正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因而能够享受到和煦的春风,朗朗的明月,艳艳的骄阳。

笃实作文800字高二(精选篇5)

动中静,稳中变水流动着,轻盈地前行,舞蹈般地跳跃,叮咚地预告着她的游移。那流线般的身体,时而成片地起伏着,时而分散成剔透的液珠欢腾着,时而聚成丝线般纷纷扬扬地洒落着。她那变幻无穷的行走姿式,那永无定态的柔和的身体,总那么难以捉摸,却又是美的象征。

山沉稳地、岿然地屹立,从不改变他站立的方式,他亦不行走,为他怀中的生灵提供着安定而温暖的家。他坚实的身体、沉着的姿态,安抚了无数依靠着他生灵。像是某种无声的永恒,坚定博大。

可是,水没有定性的形态,却有着始终如一的颜色,蓝的浩瀚与广阔,坚定而永恒;山岿然不动的庞大的身躯,却有着变化无穷的颜色,这样的神秘、这样的诱人。

山水的个性,在某些地方又归复到统一,都带来美的享受,稳中的变,动中的静,让山和水显得更奇妙、更动人。

自然中的山与水,环绕着我们,孕育着我们,那来自山水的性情,我们又怎能不被感染呢?

可曾记得,人群中我们有说有笑,开朗又乐观;可是,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独自一人,突然心如止水,安静地思考种种困惑,甚至孤独和寂寞也来侵蚀,带上了一丝悲伤。

可曾记得,我们对儿时的玩伴信誓旦旦,拉钩说永不分开,可是为什么,今天在我们的脑海中只剩下他们依稀的轮廓,还有些残留于脑中的记忆碎片。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拥有的人和物,真的就这样离开,消散了吗?

又可曾记得,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用满是汗的小手紧紧握着车把,紧张地注视前方,可是,车依旧不听我们的使唤,一下倾斜——只剩车轮在滚、鲜血在流。我们痛、我们恨、我们怨。但是,没有多久,当我们轻松地骑在车上的时候,心情不是又很得意而开心的吗?

同一个自己,有着不同的侧面;以为的不变和永恒,就在我们的念念不忘中慢慢消散;曾经历的痛,过后又以另一种方式带给我们欢乐……

山和水,看似的沉稳中有着难以捉摸的变化,表面的灵动背后又有着不变的永恒。

我们的生活亦和这山水一般,所有的一切都是变化着又转化着的,没有永久的变,也没有亘古的不变。正因为此,才有了我们的绚烂生活。

3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