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
从前,有一个人看到人家大门上有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可是,他明知道手只要一碰到那个铃铛,就会“叮铃叮铃”的响起来,被人发现。他想:如果把耳朵掩起来,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现了,结果逮了个正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错事,想让人不知道,是根本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篇3
今天我读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看见了别人家门前有一个小铃铛,于是,他就想把铃铛偷回家。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他听不见,别人却听得见,他这种做法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我也做过这样愚蠢的事:刚上学的时候,我也很贪玩,上课时,我不认真听讲。我想:反正家长也不在我身边,看不到我的表现。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并没有欺骗别人,而是坑害了自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能占为己有。
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故事讲得是一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手刚碰到铃铛就响了,被人发觉了。看到这里,我发出了笑声,这人太笨啦,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别人却能听见,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自己欺骗自己。不属于你的东西绝不你据为己有。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并没有欺骗到自己,而是害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以为戒。
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篇5
今天,我读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名字叫掩耳盗铃。
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古时候,有一个小偷看中了邻居家门口的一口钟。一天夜晚,他去偷钟,可是钟太大,没法背走,就找来了锤子,想把钟砸碎后弄走,刚一砸,钟就发出洪亮的声响,小偷害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抓他,便自作聪明地想了个办法:一边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一边用斧头砸钟,心里还洋洋得意地想着:只要我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这样我就可以把钟偷走了。结果当场就被邻居捉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自作聪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大家不要自作聪明。
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篇6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把范家灭了。有人跑到范家,一看有口大钟,就想背到自己家去。可是这大钟又大又沉,他怎么也背不动,于是他就找来个锤子,想把这个大钟敲碎,在一块块背走。可是这钟用青铜铸成,用锤子一敲,声音特别响亮。这人想把它敲碎,只好特别用力,但是越用力那钟就越响。在当时,那钟是个宝贝,这人怕别人听到声音也来要这宝贝。他想,怎么才能使别人听不见他敲打的声音呢?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把耳朵堵上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把自己两个耳朵捂上,以为这样再敲钟就谁也听不见了。结果,只有他自己听不见,别人照样听得见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自己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有些事只能骗得了自己,是骗不了别人的,做人要踏踏实实!
掩耳盗铃的观后感300字篇7
我读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与爸爸交谈以后,我认识到了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听、不闻、不看而发生变化、或不存在的。看起来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发生这种可笑的蠢事。我爸爸就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事情:早上,天亮了,家人把窗帘打开了,自己呢,还想多睡会儿,就把窗帘拉上,然后把自己能听见的闹钟都关上,假装天还没有亮,心安理得的接着睡觉。这就是生活版的《掩耳盗铃》。说道这里,我联想到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童话中的皇帝看不见他的衣服,但是他努力让自己看见他的衣服,是不是也与《掩耳盗铃》有几分相似。
我告诉大家,请在生活中,少干些自欺欺人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