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
观后感不仅是个人感想和思考,也是对作品或场所的一种分析和解读。写好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1
几处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春分后祭祀死者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时会去祭拜自己逝去的亲人,和烈士们。今年的清明与疫情相遇,“春分”二字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将病毒和春天分开。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思想的寄托和解脱,是和离开的亲人之间的交流,是去铭记那些重要的人的时候。从而让我们自己更加努力,活得更有意义。
活在当下,处于现在的年纪,就要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方向,以后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学会怀念。怀念那些离开我们的亲人,他们是我们人生的启蒙导师,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影响我们,牵动我们的思维,树立我们的三观认知。在我们的童年时期陪伴我们,悉心照顾。他们曾经给过我们的关爱和照顾,对我们的挂念,对我们的好,都值得我们念一辈子。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时刻记住那些久离人世的英烈和先贤,“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他们当做我们做人的楷模。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学会敬畏。我们带着敬畏的心,去怀念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过的英烈。是他们在那个贫苦落后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为如今的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铺造了我们这一代的光明前程,赢得了身为华夏人的骄傲和尊严。历史的长河记载了无数英雄的事迹,又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家卫国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的英雄,他们的付出,永远值得我们的尊重。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学会铭记。要记住今天在抗疫一线倒下的那些白衣天使。钟南山曾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他们奔波在抗疫的最前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纷纷涌入武汉,带来了最先进的设备,最优秀的人才。有一些白衣天使,不慎在这场战争中感染病毒,离我们而去,他们中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六十上下妻女双全的成年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爱的人,本来可以自私地选择逃避,但是他们选择了奔赴战场,展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
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青春洋溢,不要把日子过的乱七八糟,我们会值得生活里所有的美好。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用青春点燃梦想,谱写新时代人生华章!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2
在我们饿的时候,能有饭吃;在我们冷的时候,能有衣服穿;在我们困的时候,能有舒适的床睡觉……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没有那些革命烈士的付出,我们能有现在吗?能有今日安定的生活吗?
在这次清明节的时候,我了解了一下革命历史和一些为了我们国家拼死拼活的。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巾帼英雄,那些女同胞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也做了不少贡献,例如: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宁愿死,也不背叛中国;还有秋瑾,绍兴的女英雄……
还记得,那一次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你带着两个孩子和丈夫一同杀敌奋战。回到家乡之后,你又担任浔溪女校校长;七月,再赴日本、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可是,在会合情报人员时,因不小心,在会合地点被捕,之后,又因为在日本鬼子的严刑逼供下,被折磨死,最后,你的生前好友赶去日本,把你的尸体运回家乡,埋葬。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愤怒、惋惜、佩服。我为他们的做法感到愤怒;我为你们的牺牲而感到惋惜;我为你们坚强的毅力而感到佩服……你们太伟大了。我从心底佩服你们,我可以这么跟你们说:“你们是我们女同胞的榜样;你们是我们女同胞的骄傲;你们是让我们引以为荣的、让我们骄傲的榜样。”
为战争而牺牲的女同胞们,我要告诉你们,你们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3
清明雨
天色微明。
落起清澈的雨,寒冷的雨。
雨中,微凉的空气浸入一座座荒山,送去一片片的安静与凄凉。
来了,是扫墓者。雨丝一次次将火烛扑灭,火烛却又执拗地被人们再次点起,让阴阳两隔之人的心灵再次相通。那空气中的一小缕青烟,既是生者对逝者由衷的怀念;又像是逝者的魂魄淡然的俯视着大地,表达着对生者的欣慰。肃穆的人们正对眼前的墓碑不住的磕着头,絮絮叨叨地诉说着,任由细雨濡湿自己的脸颊和须发。
天亮了,雨却不止。
跪在墓前,父亲不语,不知在回想什么。待他起来,脸上不知是雨痕还是泪痕。爷爷的墓碑就在前面,上面的刻字已经有一点不清晰。大家都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扰乱宁静祥和的气氛。墓碑下是一堆黄土,人,是从黄土而来,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最终,又会归于黄土。
雨珠和泪珠交汇着,谱出的是悠远的思念,是离别的苦情,又是远方的希望。
纸钱,被点燃,变成黑糊糊的焦碎片,随风雨升上天空。仰望着渐升渐远的碎末,这是前往冥界的通行证,冉冉升起的它,承载着我们对远在天边的爷爷莫大的思念与爱,希望他一路走好的同时,也盼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康。雨,打不灭燃烧我们思念的火焰。
风雨俱静,湿润的空气飘散着。
欲断魂的行人将去,给留在黄土中的人不舍地作别,细雨沾湿的衣裳未干,地上残留的雨水正向天空化为碎粒、翻腾、回转,将我们的哀思带去,还我们一个清爽的内心。走时,只听后面传来一阵阵的鞭炮声……
珍惜亲人,怀念亲人,作别亲人。别离之后,才懂得为我们付出之人的情。永久的悲伤不能改变一切,被怀念的人也会更加希望我们开心地生活下去。忘记,才是更好的怀念。
蓦然回首,雨静,在与我们作别。
大梦初晓,细雨纷纷。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4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四月五日清明时节,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芜湖县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的氛围使我不敢大口呼吸。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上一颗布满灰尘却依然绚烂夺目的红星,红星下是用行草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指尖触及这坚硬的纪念碑,耳边回响起战士们响彻云霄的喊杀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护国心切血未寒。”革命家们爱国的情,此刻依然是鲜明的。依然在沸腾、在传承。他们不求与天地长存,但求死得其所的精神似一缕明光,驱逐着四周黑暗;又似山峰,风雨后沉着坚定。他们以振兴中华为志,先人后己、保家卫国、自强不息。
“龙城春雨润,乡音久未闻;岁月相逝去,何处觅忠魂?”在我的家乡也发生过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1949年4月21日黎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路渡江部队的第七、九兵团突破了芜湖间的防线,乘胜追击南逃之敌。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在师长张怀忠的指挥下,以一个师的兵力,击败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二十军,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
忽然一阵春风荡漾,将我带回现实。风中含有一丝敬佩,两旁松树随风摆动身躯,花儿在风中飞翔。穿着国旗般鲜红的校服的我们站在那闪闪的红星下庄严宣誓:“我决心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先烈的意志,奋发学习。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声音是含着热烈而深厚的感情。我顿时感到周围一股从我们心中散发出来,想征服一切的壮志。它仿佛在提醒我们要饮水思源、居安思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导我们继承曾在战场上泼洒热血的烈士的高尚精神;督促我们振兴中华、努力奋斗、贡献自我。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曾几何时,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大地。他们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重于泰山。他们与大地共存,是炎黄子孙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我想对你们说:“感谢你们那时的冲锋陷阵,使我们笑迎今朝幸福生活!”华丽的语句和煽情的诗句来表达不了我对你门的崇拜之情!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是我鞭策自己蓬勃向上的动力。你们的事迹使我震撼,我要、激发潜能,燃烧青春的热情。将来奉献自我,振兴中华!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5
清明节到了,学校组织去扫墓。我们坐着班车,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跟人民生活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敬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我们排好队伍,缓缓入园。首先看到的是迎门两侧的松柏,一株株昂首挺立,像战士一样,守卫着墓园。
老师站在队伍最前面,宣读“悼念词”,同学们静静地听着,然后集体默哀三分钟,表达对战士们的崇敬。
我们排好队形,绕墓行进,在每一座墓前,同学们献上亲手做的小白花,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哀思。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暴__馆,里面是一些战士的遗物,有刀子、旧书、老照片、书桌等等。通过这些,我们知道了战争年代的残酷,知到了那个时期英雄人们的战斗经历,深受触动。参观结束了,同学们静静地做上了班车……。
这次扫墓活动,我们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确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牢记历史,加倍努力,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去学习,去奋斗,去成才。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
清明不仅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清明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它依附于暖春四月,杨柳遍地生,百花未谢尽,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大好时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笼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环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与愁伤,制造出穿插在暖春里的心寒。清明节就在这一暖一荣、一寒一叹中无止境地延续着,永不衰竭。
前些时日,老家人说,告诉我大伯家要为死去的大爷重新修立墓碑,问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当天归家参加立碑仪式。我闻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现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这片孝子之心,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了清明节回去祭祀。家乡人的清明节本就过得较为隆重,自从九几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后,欣闻这十几年来愈显热闹异常。由于我这些年一直在外求学就业,没怎么参加祭祀的仪式,好在中央修改了节假日休假制度,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体会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题,做几样固定的菜,几碟几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制托盘垫着,托盘上还放有黄纸冥币等阴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边,将托盘毕恭毕敬地搁在地上,一根火柴划出明亮的火花将黄纸冥币点燃,祭祀的人双膝跪地,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烧完后将白酒洒地,一串鞭炮“啪啪”地响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饭饱的先人快快离去,免得惊扰阳间人。至于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里的祭祀,无外乎烧纸焚香、磕头爆鞭之类的,形式只显露在言行举止上,而真正的感觉却埋藏在内心,他人怎可知?对宋氏祠堂祭祀的回忆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冲动正牵拽我神往,好在清明节真地快了,祖宗与逝者的召唤马上可以换来马不停蹄的奔赴。
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迷信,并时常不屑,等慢慢长大后,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模式的传承与发扬,而这种模式却深蕴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习俗,更烙印了一种龙族精神与炎黄情怀。我们的今天,是父母赐予的,往上追溯,一代一代地蔓延,不可弃根忘本。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迈换取了后代的茁壮,他们从盛到衰等价着后辈的从衰到盛,正如清明这个荣与怨的结合体一样,一个家族总循环着旺与衰。我们都不要辜负父母的给予与奉献,更不要将父母的培育转化为年富力强后抛弃老人。这些都是犯法的行为,与泱泱中华的传统美德相违背,为世人所不耻。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年轮随日光漂移,清明来了又去了,留下孝心一直在,善待老人!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7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充斥着扰人的鞭炮,纷飞的纸灰,天地间仿佛混混浊浊、充满着不见天日的戾气。今年的清明节也不例外。
一阵扰人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皱着眉头,举目远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节。我迅速洗漱完毕,带着纸钱、香烛、鞭炮,领着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见人们或兴高采烈,或嬉笑打闹,或神色匆匆,就是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绪。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在过春节,如此的画面我仿佛已感到有些异样。不过,偶尔会有一两个神色忧郁的人路过,让人多少有些欣慰:袅袅的青烟孤独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间飞翔,雨很给面子的下了起来,仓皇失措的路人忙着找避雨所。我们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后来到墓地也照例烧纸钱,放鞭炮,点香烛。
一路上,我睹物释怀,不禁浮想联翩。都已经是21世纪了,还用得着这样吗?现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吗?我们的清明节非这样过不可吗?清明节不该是一个清清净净,怀恋先祖的日子吗?我们可以过得不那么喧闹吗?
其实,我们每次不用那么大肆张扬,我们只要怀着感恩的心,踏着泥泞的小路走到祖坟前,轻轻的向他们倾诉自己心中的哀思。或采上一两朵美丽又带有芳香的鲜花放在坟前,让芳香的鲜花陪伴长眠地下的3逝者,那不会费太多的金钱,也留给逝者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我们完全可以过得如此绿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知道:
一、噪音扰民。清明节放鞭炮,鞭炮声不绝于耳。年纪大的老人,或心脏病患者或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被吓着,那可真是罪过,罪过。
二、污染空气。燃放的纸钱中带有二氧化碳,点燃的鞭炮中有硫磺等这些都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本来嘛,我们环境已经够坏的了,如果再这样,这不是促进环境的恶化嘛。
三、影响不好。在我们看来是祭祖,可更像是在搞迷信活动,你瞧嘛,给死人烧纸钱。死人能收到,能用吗?这不是迷信的心理吗?
四、浪费金钱。太浪费金钱了,不是吗?虽然是小小的几块,几十块,更甚者是几百块。你加起来算算,一年三次(还有一次阴历十月一和一次过年嘛)一次就算你五十嘛,一年就一百五;两年就三百,五十年就将近一万块,一万块,可以买好多东西了,并且每个家庭的费用加起来,可以促成一个亿万富翁了。
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既缅怀先烈,又不污染环境。两全其美呀!
关于清明节的观后感篇8
4月1日,我们翠苑小学文华校区六年级的同学们一早就乘坐公交车来到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耸立在云居山上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倍思逝去的亲人和先烈们。
虽然坐在车上,大家嘻笑一团,可是一下了车,刚走进纪念馆区,迎面而来一对高大威严的石柱子就让气氛瞬间肃穆起来。一个大大的花园祭坛和:“浩气长存”的主题雕塑让我们肃然起敬,沿着层层叠叠的台阶依山拾级而上,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碑以及数不胜数的烈士群雕,挺拔巍峨。
我们人手一朵小白花,寄托了我们对革命英雄的无限崇敬景仰之情,站在纪念碑下,洁白的汉白玉象征着烈士的英魂,风帆大展,好似烈士们意味深长地嘱咐我们在乘风破浪,奋勇当先。
烈士英名碑上镌刻着数不清浙江省革命烈士的英名,他们或少年意气风发,或英年早逝,他们用鲜血,铺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路!
怎么能忘记?怎么可以忘记?青山埋忠骨,白玉铸英雄,主持人的发言很激励大家,目光凝视着英雄雕像,心中默默与他们对话:“亲爱的先辈英雄们,请放心吧,我们承继了光荣的革命精神,一定不负英雄所望,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一定让你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永远屹立!
时间的长河川流不息,但什么也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当年英雄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都已经是,绿树成茵鲜花遍地,我们必须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少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安息吧,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