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伏你吃面了吗
在二伏按照传统要吃面,有尝新的意思,距离小麦收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北方这个季节正是农闲的一个阶段,正值中伏期间的温度高,身体大量出汗,要及时补充营养,让身体更有能量。这时候天气炎热很多人都没有胃口,出现“苦夏”,就可以用新收的小麦来制作面条吃,在我们烟台地区有吃“过水面”的习俗。这样做一锅不仅品尝了新麦,而且还能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当然,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需要再用吃面来补充营养,我们按照传统来吃面,吃的是传统是习俗,让我们年轻一辈不忘老传统,记住来路,展望美好未来。
中伏是如何计算的?
很多年轻的朋友虽然知道夏天有“三伏天”这个说法,但是对三伏天的计算,以及三伏天当中所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并不熟知。我们先来从三伏天的由来说起吧。
“三伏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定义,特指夏季的一个时间段。三伏天简称伏天,时间跨度在30天或者40天。三伏天的概念最早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三伏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我国的传统的哲学观念,以及传统的历法计算方法。
首先是“伏”,伏的意思是“伏藏”。为何要伏藏呢?这就要涉及到我国的传统的五行思想了。在我国传统的五行思想当中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里不可金木水火土五中元素,四季自然也是离不开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对应的元素,春对应木、夏对应火、秋对应金、冬对应水,其中五行有相生相克的规律,木生火,但火是克金的,这样秋季在夏季之后是不敢出来的,需要“伏藏”起来。这时候在夏季当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季节“长夏”,长夏对应的是土元素,这样就能够达到五个季节相生的环节了。而长夏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伏天”。
二伏为何要吃面?
说了这么多关于中伏的计算问题,是不是有点懵懵的,古人的历法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不过既然已经到了中伏了,我们再来看看中伏吃面的问题吧。二伏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二伏吃面主要是因为在二伏里天气炎热,大家的胃口都不是很好,而做的面条软和好消化,再加上大热天吃一碗热面条能够起到发汗的作用,这样在古人看来是能够祛除身体当中的邪毒的,所以就有了中伏吃面的习俗。
2023二伏有多少天
2023年二伏是7月21号-8月9号,共计20天。二伏是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今年二伏为什么20天
查询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就能判断出中伏的天数了,如果包含4个庚日,那么中伏的天数就是10天(第3个庚日才进入头伏),如果如果包含5个庚日,那么中伏的天数就是20天。查询2023年日历得知,夏至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所以,今年的二伏天数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