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
通过写作文,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写好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方便大家学习。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1
除夕夜,我们按照北方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我问爸爸:“为什么在北方大年三十要吃饺子呢?”
爸爸告诉我:除夕这天,北方地区有包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来年吉祥如意;南方地区做年糕,和年年高升同音,寓意“年年高”。我们全家都是北方人,春节吃饺子是一个隆重仪式。
吃饺子要和面,‘和’就是‘合’有一家人团聚的意思,饺子的‘饺’与‘交’谐音,象征着新旧交替,新的一年开始了。
妈妈告诉我,年三十我们都要吃福饺,有的人家会在饺子里面包硬币,有的人家会在饺子里面包糖果,今年我们全家就包了几个带有硬币的福饺,寓意着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好运连连。
一家人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有说有笑,不一会就把饺子包好了。我也亲手包了一个放了硬币的福饺。外婆就带着弟弟到厨房忙着为大家煮饺子,我和爸爸妈妈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饺子煮好了,一盘盘的饺子像一堆堆的小元宝摆放在餐桌上,我和弟弟马上跑到餐桌前,往自己碗里夹了几个福饺。我吃的第一个福饺就吃到了硬币,开心极了。弟弟边吃边偷看我,嘴里不停的说:哪个是有硬币的饺子呢?我怎么还没有吃到呢?正说着就突然大叫起来,“妈妈,妈妈,我也吃到了。”弟弟和我都雀跃欢呼起来。
这个春节让我知道了团聚对一家人的意义,以后每年春节,我都要跟家人团聚,一起吃福饺,一起过充满亲情的中国年。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开始拜年了,祝大家2021年春节好!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2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3
我的家乡位于深圳市,南头沙河珠光村,我家乡的春节可不是派了利市就算了的,还有许多习俗呢。
每到了年三十晚,我家乡的风俗就是吃盆菜,实际上盆菜就是鸡啦,鱼啦,虾啦,鸭啦,和各种肉丸拼在一起,在上一些汁。这样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大人呢,喝大酒,车大炮,谈天说地。小孩就把吃的当玩的,飞来飞去,就像打仗一样,我每一次吃的都不是很安分,老是在玩也没吃多少,所以每次吃的不是很饱的是我们,吃的剩的最少也是我们。
吃完了饭,就到了大人发利是,我们小孩每次拿完利是就在那里比谁多,看谁的,的可以有把一个人的最少钱的利是据为己有,不过,要是有人出“阴招”,把空的也摆上去的话……呵呵,那后果会不堪设想,难免过一顿被K。
发完利是就到了我们小孩最喜欢的时候了,就是放烟花,在放烟花之前,我们就先把烟花商店像鬼子进村一样来一个大扫荡,然后就风风火火的上6楼天台。我是里面最调皮的一个,拉着冲天炮,对着人家对面的衣服打一个个的大黑大洞然后就给人骂一顿。表哥很喜欢欺负那些怕烟花的人,就比如表姐怕烟花,就冲到一边去,表哥就把一个黑蜘蛛丢到表姐的“必经之路”,表姐刚刚冲过去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表姐就不省人事了。
当我们放完烟花后,就又风风火火的下来了,吃那个所谓吃了可以全家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汤圆。我感觉那家伙又粘又难咬的死人汤圆为什么全家都爱吃?咳~真是不知所谓。
不过,我不喜欢吃汤圆不代表我不喜欢过年,过年这个东西,又可以收钱,又可以吃盆菜,还可以放平常不给放的烟花找乐,我看还是过的好。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4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习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习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习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5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优秀篇6
说到风俗,中国最有特色的应该就是春节了。对古时候的农民来说正是农闲的时期,而且广大农民正可以庆贺一下三百六十多天的收成,歇一下这许多日日夜夜的辛苦,亲友们相互走动一下,老人们看着儿孙们的成长,孩子们向老人们尽一些孝敬的心意,邻里们其乐融融地聚一聚,确实是一个大好的时机。
“年”在古时候传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所以除夕夜有放鞭炮的习惯,目的就是赶走年。
“拜年”是个大礼,小孩子拜年还不白拜,大人总要给一点“压岁钱”的,或多或少,总得有这点意思。这也算是个民俗传统。
剪窗花、贴福字门神也都是民俗习惯。关于两个门神还有一个典故呢,据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老是梦见鬼魅呼叫作祟,日夜惊恐。于是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怕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身穿铠甲的画像,挂在宫门两旁。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影响最大,至今长盛不衰。
这样的民间广泛流传故事其实很多有教育意义,像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现在很多民风习俗艺术都在消失,我们应该珍惜和抢救这些民族性的东西。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了一体化,但风俗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各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保护它们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