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2

近日闲着无事,把厚黑学翻出来看了看,感慨颇多!《厚黑学》是中国官场的潜文化规则,虽然曾一度被民国政府列为禁书,但其中的许多游戏规则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体现出的外圆内方理念引为经典。

厚指的是脸皮厚;黑则指黑心!一个人如果脸皮厚且黑心的话,则他的前途不可估量!如司马懿,一统三国而建立西晋。别人都说孙权厚颜且黑心,其实他的脸皮还不够厚心还不够黑,要不然历史就得改写了!

一个人如果脸皮够厚,心不黑,也能成就大事,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如果不是厚颜他是无法哭的!结果大家觉得刘备很仁义,他每次打败仗,大家反而拥护他。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也有“男儿流血不流泪”之说法。今天这种人就更多了,所以他们能就一翻事业。

一个人心够黑,虽脸皮不厚,大事也可成也!曹操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他曾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心之黑到了极点!所以才能建立魏!现今社会心黑之人不少,但都比不上曹操!

作者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将中国所有的历史用两个字就概括出来了。“厚黑”它贯穿了中国整个历史,历代王朝都是因之生因之忘。获得厚黑学,必需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起初的脸皮,好象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最初心的颜色,作乳白状,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蓝色,再进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都不愿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刘备就是这类人,连曹操都拿他没办法。深于黑学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曹操就是这类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倾心归服,真可谓“心子漆黑,招牌透亮”,曹操一次逃难到老朋友家,老朋友叫家人杀猪招待。可曹操听见外面议论如何杀法,误以为老朋友要杀他,就将老朋友一家几十口人尽数杀了,待回到案上捆着的猪,方知杀错。出去后,迎面遇上老朋友回来,问;正要杀猪招待,你为何走呢?但曹操即将老朋友杀了。部下问曹操;“你明知杀错了,为什么还有杀他?”曹操说了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如果我不杀他,他回去发现家人死了,一定会报告我的行踪,不如斩草除根。”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还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求。有人问:“这种学问,哪有这样精深?”我说:“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人,要讲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有时不得不承认圆滑世故的人更符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所谓气节之士有时不过是在自己狭小世界里自命清高,迂腐固执,冥顽不化而已。与其说有的人善于钻营,不如说他们善于把握机会,甚至是没有机会制造机会。曾几何时,历史书对古代的论学之士的介绍大都郁郁而不得志,穷困潦倒一生,忧愤而死。很难说他们是识时务者,大概是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吧。这样说实在有背李先生的本意,更是曲解了他写作之意图。

在这篇文章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给历史糊上的仁义道德一把撕了个干干净净,不但如何,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指向“尧舜禹汤”等“圣贤”,声称圣人乃是厚黑徒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

厚黑,真大学问也。文中为大家总结办事的二个妙法,一曰:补锅;二曰:锯箭。

先说补锅法。有人欲补一锅,锅本一细小裂缝,然锅主不明其详。匠人乘其不备,以凿敲之,使之破损益多,后再补之。事成,告之锅主,锅颇多破损,吾费力补之也。锅主感动,幸遇巧匠也。史上善用此法者多。如那乾隆爷,知和珅大贪,心知肚明,不管。待其弥留,告其子孙,汝欲用钱财,杀一和珅可也。高明啊,实在高明之至。若众人贪,不如一人贪。众人贪,事难办;一人贪,何其省事也。观现今生活,上峰对下属之应对策略,需好好向前辈取经。

再说锯箭法。有人中箭,求之于大夫。大夫以剪去其肤外之簇,事停,中箭者大惑,问之于大夫,应之曰:肤内之矢,内科之事也。哇塞,真正浆糊鼻祖也。至此,乃发现现今众人多精于此法。处理诸多烦事,需擅推诿之术,特别是官场之上。有人曰:待人待事,须有闪展腾挪之太极之法,非此难以善其自身。

厚黑之道是人生成功的真谛。失败要学会去爬起、挫折要学会去战胜、困难要学会不回头;遭人暗算要学会不萎靡、深陷逆境要学会仍然顽强、曾经贫穷但要不奴颜、成功但要不为富不仁、有钱但不要不趾高气扬、忠厚但不要不任人宰割、潇洒但不要不留恋风尘、容貌平平但不要追求执着、愤世嫉俗但不要因小为之、处境优厚但不要不善待他人;不要因地位而异而区别看人、不要因时运不济而自暴自弃、不要因少年得志而得意忘形、不要因自己之错而迁怒他人、不要因贪污受贿而沾沾自喜、不要因短时风气而隐藏正气、不要因地位升迁而报复故人、不要因荣华富贵而抛弃真情、不要因一己私利而丧失良知.

我不是圣人,不是完人,但我只要这样去想,这样去努力,有这个努力的过程,我就会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重茧。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3

久闻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一直却没有时间好好细究。趁假期的这几天功夫,认真看了一遍,浅谈一些个人想法。

文中提到:“厚黑学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城墙虽厚,可用火炮轰破;煤炭虽黑,但颜色可憎,众人不愿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虽有天壤之别,叮毕竟有形有色,别人经过细心观察便可看出蛛丝马迹。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臻于此境,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厚黑术被封建政治家奉为圭臬,是其争权夺利的锦囊妙计。篱建政治家未必懂政治学,但不能不通厚黑学。”这些‘厚黑经’就似一把双刃刀,全在于执刀人把握的分寸。运用好的话,就是成功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法宝。运用不好的话,就会成为一些人图谋不轨的谋生手段。‘厚黑’用李老的话说就是‘脸皮要厚,心要黑’。‘脸皮厚’它强调的是我们在社会上生存要学会‘忍’,不要过分强调面子。好面子几乎是国人的通病。人们总是为了面子问题而失去好多机会,错过无数时机,也会因为顾及面子而错失良缘到头来抱憾终身。可是回过头来想想那些所谓的面子不过是自己逞一时之勇而争得一时的心理平衡而已,比起其他事其实真的微不足道。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放下面子,去面对既定的事实。不是不顾自尊,而是要分清孰轻孰重。‘心要黑’是强调干大事的人就要有一定的气魄,不能在一些事上过分心慈手软。对于领导者更当如此。有时心太软反而是一个人生存的软肋。试想一个人总是处于被动挨打,过于善良软弱的境地,那不正成了某些居心叵测人的攻击的对象吗?对待坏人就要心黑。不能被骗被耍了,还是一副可怜兮兮任人摆布的样儿。厚黑学也有境界。我认为我们没必要按照那设定好的区域去挑战自己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把其作为人生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这个不仅要智商,情商要高的年代,人脉也不容小觑。厚黑学的绝大理论恰恰教会读者怎样应对那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积累人脉。解读厚黑学,需要一定的悟性,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领悟版本,也有不同的独到见解。

总之我们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让其为自己所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拉下脸皮去办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放下所有世俗的眼光去向梦想进发,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摆脱旧时的传统外衣去挑战新的社会制度的制约。拿的起,放的下的人并不多。我们其实不是能力不够,不是时运不济,不是对手太强,不是竞争太过残酷,打败我们的有时恰恰是我们自己,自己逾越不了自己为自己预设的那道墙。每个社会制度下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定因素。与其一个劲的抱怨残酷,不公平,不如好好读读《厚黑学》。从中学得解决之道,领悟人生哲学。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生活依旧很美好。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4

很久以前就听到许多人评论厚黑学中很多观点,因为性格与环境差距,不经常看书,所以一直没有拜读,前段时间,不经意在书店看到,就翻阅几页,为此稍有感悟,写出感言。

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弃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知道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天只知道修习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暴政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5

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有读过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实在是人生憾事。林语堂评:要知李氏发布《厚黑学》,是积极的,并非消极的,不是只嬉笑怒骂而已,是对社会人心实有“建设性”。旨在“触破奸诈”,引人入正!而李宗吾先生也希望读者耐心去读,不可先存一个心说:“厚黑学,是诱惑人心的东西。”

厚与黑,即所谓“厚脸皮”、“黑心子”,是人际交往的两大法宝,也是运用口才的两大法器。只有脸皮厚,才能在任何场合下敢于和任何人说任何话,并且不怕别人的唇枪舌箭的冲击,不怕出丑吃亏,所以厚黑并不是贬义词,并无善恶可言,而是一种战无不胜的神奇功夫。善人用之可行善,恶人用之可作恶。不过有写人咒骂“厚黑口才”是诡辩,是不道德的恶劣行为,损人利己。安东尼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利己自私的。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利己者怎么可能不损人呢?都要在有意无意间造成对别人的攻击,一些伪君子表面上指责厚黑,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厚黑之人,只不过不愿承认而已。

李宗吾先生认为厚黑学共分三步工夫。第一步: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打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不愿接近它。所以只算初步的工夫。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深于黑学的人,如褪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人能够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壤之别,但还着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有本事的,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下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造就,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找。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到“无形无色”才算上境。

在《厚黑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求官六字真言,即空、危、冲、捧、恐、送。做官六字真言,即空、恭、绷、凶、聋、弄。教会先生大人们如何游刃有余地进行官场,而后又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在官场上要有何种心态,何种理念,既不软弱,又不过极,只要恰到好处把握了,步步为营,节节高升!

在书中,李宗吾先生反复提到刘备和曹操。刘备的特长全在脸皮厚,他依吕布、依刘表、依袁绍,东逃西跑,丧尽廉耻。他最擅哭,以骗取将士的好感。而曹操的特长全在心里,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东皇后皇于,并鼓吹“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奸雄的嘴脸暴露无疑。

曹操和刘备是封建政治家的双绝,他们把厚黑表现得淋漓尽致,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作者又把孙权与项羽、韩信、范缜一一列出来,说明黑不厚或厚不黑都算不上杰出,难成大事。

厚黑之道是人成功的真谛,光有才有能不行,厚黑学到手,心理素质会提高很多,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现实生活中的职场竞争、官场竞争、企业竞争等等无一离得厚黑两字!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6

曾经听闻过“厚黑”一词,对它的含义却知之甚少,近来偶然翻到的《厚黑学》一书,出于好奇,拿来翻了翻。原来“厚黑”一词通俗点的解释就是脸厚如城墙,心黑如煤炭,这与我之前的想象简直大相径庭,让我感觉搞笑不已。

厚黑学问世至今,影响甚广,李宗吾先生清晰的解刨了我国的历史、哲学、思想、社会存在的利与弊。厚黑学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曹操曾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心毒如蛇。反之刘备则是崇尚“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这正是应了那句“厚而硬,黑而亮”。这两种境界若能达到一种,便能掀起一番风浪了。

厚黑学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颇具争议性。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人黑暗自私的一面,与中国人宣扬的传统道德文化格格不入,然而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深谙厚黑之人,或许在职场上更能如鱼得水,厚黑学能够流传甚广,恐怕也是由于厚黑所带来的利益。

不过,在我看来,厚黑学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厚黑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并非是必选之路。书毕竟是书,人毕竟是人,书是人写的,事也是人做的。如果自己没有才华,即使厚黑,也很难成就大事,书中所谓“小人非才不能误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况且,人有思想,有自己的价值观,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厚黑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利益,可值得追求的东西并不局限于此,说的简单点,人生活的也无非快乐二字而已。

厚黑学观后感300字篇7

通读了厚黑学以后,真的感觉很有道理。人的善良和脸厚心1黑,真的是人的完整本性。厚黑学不误人,误人的是读者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也可以说是个人的智慧。

那些人会反对厚黑学,官僚和富人是最反对的,因为厚黑学可以使人轻易的识破他们的本质面目。其次是下层百姓,他们是怕厚黑学把人带坏了。

官僚和富人反对厚黑学,那是因为对他们没利而有害。正直的官员和富人就不怎么反对,因为身正不怕影斜。当然一部分正直的官员和富人,如果有潜在的想走歪路谋私利,也会反对厚黑学的,要区别开这类人反对的动机和本质。

看看现在社会上,贪1官和奸商、娱乐界部分残渣、运动界的部分人的嘴脸、教育界的丑恶、部队的少数人嘴脸、街皮、流浪汉、流氓、罪犯、卖淫1女等等,那个不是把厚黑学发挥到一定程度甚至接近极致。

下层的百姓有反对厚黑学,是怕把人带坏了。呵呵,殊不知越反对,上述社会上的罪恶越严重。因为普通老百姓不学厚黑学,上述罪恶更肆无忌惮。只有普通老百姓都精通了厚黑学,那些罪恶刚开始就会有些顾虑,可使其减慢或减少。

普通百姓还是不反对厚黑学的好,相反要精通,这样罪恶将无处遁形,即使作恶了也顾虑重重、提心吊胆。反而可以使罪恶的土壤缺乏营养,罪恶自然无法茁壮的成长。

怎样才算真正的读懂了厚黑学呢,鄙人谈一点浅见。如果你只是想发一点小财,尽可以对人用脸厚心1黑。如果想发大财,又不想长期,只要手段高超(即黑而亮,厚而硬)形势也允许,也能行通(暂时的)。

要想平安幸福或发财还是长期的(社会认可),也得脸厚心1黑,主要是对自己脸厚心1黑为主,其次才是对别人。对自己脸厚心1黑,是学文化、技术为基础,最终是动头脑靠智慧,去取得财富,这样才是正确之道!一旦将厚黑运用到极致好(厚无形、黑无色),将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厚黑学用到极端好人坏人再也分不出来(相对的统一),社会先进了也相对公平多了。

厚黑学为什么提善良少呢,因为善良不提也存在,是美好的,没破坏作用。脸厚心1黑运用好了,能促进发展,是好事,再说脸厚心1黑无法从人性中根本除去。脸厚心1黑若用偏了,破坏作用很大,有时甚至能把善良消灭,从某种程度上说善良(局部)能被消灭,善良起的作用不相对有限吗,厚黑学的作者无论是从书的主题还是这方面来说,所以多提脸厚心1黑少提了善良,善良不提也是存在的。

11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