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作文素材 > 曲谱 > 吉他教程 > 古典吉他教程 >

陈志古典吉他基础教程

时间: 玉莲2 古典吉他教程

  陈志古典吉他基础教程:吉他的种类

  吉他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乐器之一,它的种类和流派是很多的。有风格典雅的古典吉他,有热情奔放的弗拉门哥吉他,有轻松潇洒的民谣伴唱吉他,有现代气息的电吉他,有热带风情的夏威夷吉他,这些种类里,艺术性最高的是古典吉他。

  古典吉他的历史可以说比小提琴、钢琴还要悠久。公元前1500年和公元前1400年也就是距离现在约3500年前的两种弹拨乐器,是波斯王朝时期的乐器,象现在的吉他。公元初期,也就是距离现在大约2000年前希腊的弹拨乐器。下一行是公元400年间罗马的弹拨乐器。再往下是公元1200年,也就是13世纪时候的一种名叫吉他拉的弹拨乐器。左边是摩尔风格的吉他拉,右边是拉丁风格的吉他拉。下一行是公元1500年间也就是16世纪时的吉他,左边是一种绍卫拉琴,右边是当时的四组复弦吉他。再下边是公元1600年,即17世纪时期的五组复弦吉他。下一行是公元1700年的六组复弦吉他。再下一行是公元1750-1800年也就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流行的六弦单弦吉他。下边是1880一1900年也就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西班牙吉他制作大师多列士所做的古典吉他,可以说多列士吉他是现代古典吉他的最初原型。最下面是现代普通使用的六弦古典吉他。最右边的三组图片是另外一族弹拨乐器的发展历史图表。最上面是公元前1500年的一种乌德琴。中间的是公元初期的又一代乌德琴。最下面是16世纪曾经在欧洲风靡一时的鲁持'琴(又称做诗琴)。它如今很少在舞台上见到。但仍有个别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弹鲁特琴。最著名的是英国的朱里安·布里姆。他的音乐会经常是上半场表演鲁特琴,下半场弹古典吉他。1990年曾来北京访问的美国专家威廉·马修斯也是古典吉他兼鲁特琴演奏家。

  陈志古典吉他基础教程:左手的基本动作和要求

  弹奏古典吉他左手拇指一般不用,所以不记序号。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序号分别是1、2、3、4。左手拇指应按在指板背面中线上戈中线的中下方(图侗而)。拇指要和左手中指所要按的把位相对(图⑩),拇指越过中线或掌心紧贴琴颈都是错误的(图④)。左手手指自然放松对向指板(图②)。手腕和前臂要有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将随手指在第①弦到第⑥弦之间的运动而变化。在全部演奏过程中,左手的手臂应自然下垂,这就是左手的准备状态(图⑩)。左手指按弦时手指一是要"立起来",形成自然圆弧状来按弦。手指第一、第二关节不要向内弯曲成折指,手指要和琴弦尽可能保持竖直的角度,用手指尖端的肉垫中央部分来按弦。二是手指按弦要"到位"。"到位"就是要求每一个手指在每一次按弦时都尽量靠近音品,而不要碰到音品。这时左手用最轻松的力度,可发出最透亮的音色。大多数人左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手指按弦时不"到位"。不到位的错误情形有两种:(1)手指按弦时离品格太远,这时弹出的声音发虚,而且有杂音。(2)手指按在音品上或按过了音品,这时声音发闷,也有杂音。

  吉他是可以演奏和声的乐器,可以用几千种指法按出各种不同的和弦。这儿千种指法归纳起来不过是三种类型。

  (1)纵向类型:每一个手指,各负责按一个品格。这时手指的伸扩程度最大。

  (2)横向类型:各个手指都按在同一品格里。这时手指成靠拢状态。手腕和拇指向琴头方向转动,手腕和手臂间的角度加大。

  (3)混合类型:除去上述两种类型之外都是混合型。无论是那一种类型,手指都要做到"立起来"和"到位"两个基本要求。变换手指类型时以左手手臂带动手腕的动作为主,手指的动作为辅。其他部份如:手掌、拇指等都是随着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而自然跟随着活动。手臂、手腕、手掌、拇指活动的大小、角度都应当服从手指的"立起"和"到位"的需要,在不影响发音的前提下,左手按弦的力量是越轻越好。

  吉他指板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以左手第1指(食指)所按的品格数作为把位的数序。(1)原把位(即第一把位)。食指(1指)按第一格,以1、2、3、4指顺序4指可以按到第四格。(2)上把位(即由第二把恢到第九把位)。以1指按第九格称作第九把位,4指可按到第12格,(3)高把位(即由第十把位到第十二把位)。(4)超高把位(即第十三把位以后的把位)。

  左手在指板上的移动动作分为两类:

  (1)横向移动:这是指左手指不变换把位,只是在①弦到⑥弦之间移动。横向移动以手臂带动手腕的活动为主,手指保持与弦竖直的方向起落。这时手臂和手腕间角度是有变化的,而左手拇指在指板后面没有纵向移动动作。

  (2)纵向移动:又称做换把动作。在做纵向换把移动之前,先要充分理解"移指"和"跳指"这两种不同的概念。

  "移指"动作是在运指的过程中手指交替离弦,而不是同时窝弦,也就是将要按弦的手指不越过按前一个音符的手指。"跳指"动作是指在移动运指的过程中,手指全部离弦,也就是将要按弦的手指越过按前一个音符的手指。

  换把位动作是弦乐器左手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换把动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演奏旋律的连贯性。换把的原则是:(1)能用移指动作完成的换把就不要用跳指动作。(2)必须用跳指动作来完成的换把,也要在跳指前用移指动作来作为准备动作,预先向正在按音的手指靠近,进而超越正在按音的手指。

  左手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在指板上移动运指时只有"跳指"的动作,而没有"移指"的动作。

  陈志古典吉他基础教程:右手拨弦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古典吉他曲谱上用符号p来代表右手拇指,i代表右手的食指,m代表中指,a代表无名指,ch代表小指。通常情况下小指是不用的(图⑦)。

  在右手拨弦之前,先讲留指甲弹琴的问题。从来没有弹过琴的初学者可暂时不用留指甲,先用手指的指端部位弹琴,等有了一些基础之后,再留指甲来弹。指甲的修整、保养是一项专门的学问,这里只能略微提一下。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手指的条件,拨弦的方式,对音色的追求等来选择所留指甲的形状和长短。i、m、a指的指甲通常是留O.5-3毫米之间的长度,所留指甲的形状,每个人也不同,有的人拇指的指甲留得会稍长一些。一般地说指甲短一些弹起琴来音量大、音色厚,但弹快速乐句时颗粒性差。指甲长一些清晰度可能好些,音色较亮,但容易偏薄。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总之要靠自己长期摸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指甲的长度和形状才能基本定型。

  在卡尔卡西的年代,他并不了解指甲弹琴的优点,所以他的教本里,没有专门用指甲拨弦的各种练习。索尔是用指头弹琴,他的好友阿瓜多是用指甲弹琴。这说明那个时候,指头派和指甲派是同时并存的。从泰雷加追求音色的变化开始,经过包括塞戈维亚在内的几代杰出演奏家悉心研究和探讨的结论是:最科学的拨弦方式既不是指头派,也不是指甲派,而是以指甲和指尖同时触弦后再拨弦的现代派(图②)。指肉触弦起到止音的作用,然后再用指甲拨弦。如果用在我国相当流行的《日本沟渊浩五郎教材》所说的"指肉先触弦,然后再滑向指甲,用指甲拨弦"。这必然产生指甲碰琴弦的杂音,也影响了拨弦速度和发音的敏感度。

  为了使指尖、指甲能做到同时触弦,手指和琴弦的最含适角度不是90度,应是介乎45度一60度之间,手掌也不是和琴面平行,而是微微向左侧转(图⑩)。

  将琴按要求放置在左腿上,右手前臂的中部轻落在琴上侧板的上方,手腕放松,手掌自然下垂,拇指放在第6弦上,与弦有30度左右的夹角,(图⑦)i、m、a三指放在第①②②弦上,和弦构成45一60之间的角度,这是拨弦前的准备状态。

  详细剖析拨弦的全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触弦、绷弦和放弦。

  (1)触弦阶段:先应当为右手手指、手掌、手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右手i、m、a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时触弦。这个角度的位置也要使p指和弦保持一定的夹角。通常i、m、a三指都是用指甲的左侧稍滑向指甲顶部来拨动琴弦。触弦前的手指只是运动,触弦后方可正式发力拨弦,也就是说手指开始运动用力非常轻柔,接触弦之后才二次发力绷弦。特别是在弹奏慢速旋律时这种两次发力的感觉更明显。发力过早,会有击弦杂音,且影响第二阶段的绷弦动作。只会一次性发力是我国吉他手普遍的错误。正确的发力部位当用手指第三关节来发力(即手指的根部)(图⑩)。p指应当用第二关节发力而不是要用手腕来帮助压弦。p指的拨弦动作则是从指甲的顶部滑向左侧来拨动琴弦(图⑩),p指可用指肚和指甲同时触弦拨弦,音色透亮。也可单单用指肚接触琴弦采拨弦,音色浑厚。

  (2)绷弦阶段:绷弦只是一个瞬间动作,虽然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许多吉他手和吉他教师,从来就不知道弹吉他时还要有一个瞬时的绷弦动作,他们只是将弦弹响了事。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表达能力是极其细致而微妙的,一个"弹"字,一个"拨"字就可以区别出发力的迟早。"弹"是先发力后接触物体。"拨"是接触物体后再发力。用弹弦的方法很难连接上绷弦的动作,而用拨弦的方法则能很顺利将弦绷住。

  古典吉他的基本拨弦方法分成两类①阿波阳多奏法(西班牙文APOYANDO的音译)。港、台版的吉他教材中大多将它译成"止弦奏法"、"平行弹法"、"停留弹法"等等。解释也极为简单,仅仅提到"弹弦后手指要停止在次弦上"。我认为"阿波阳多奏法"翻译成"靠弦奏法"更为恰当。因为"阿波阳多奏法"有时是弹完弦轻轻触靠到下一根弦后又立即离开,在不同的需要下触靠下一根弦的力度和时间都是不同的(图⑩⑩)。②阿鲁爱勒奏法(西班牙文AL AIRE的音译)。99%的中文版吉他教材都将它译成"勾(钩)弦弹法",并将它解释为"弹弦后手指指向掌心,不碰触次弦"。这种译法和不全面的解释将许许多多的学习者和吉他教师引入歧途。由于大家对汉字勾(钩)的理解会不自觉做出勾(钩)指的错误动作,特别是有人译成"钩上弹法"更是误人子弟(图⑩)。其实"阿鲁爱勒奏法"译成"不靠弦奏法,即可。

  目前国际上对阿鲁爱勒奏法也有人称之为"不靠弦的靠弦奏法"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阿鲁爱勒奏法和阿波阳多奏法的拨弦动作实际上非常接近(图⑩a、b)。这两种奏法所发出的音色效果既能有区别,也可以做到近似。概括来说:靠弦与不靠弦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拨弦动作的结果。靠弦奏法的目的是:①使弹者(特别是初学者)容易找到拨弦正确的发力方向。②在大力度弹奏强音时免去担心碰响下一根弦(因反正已靠到下一根弦上,下一根弦也不会发出声音了)。②音色较浑厚。④大都在演奏旋律或强音时使用。不靠弦奏法的目的是:①音色较轻亮透明,可以和靠弦奏法音色有区别。②使手指动作减少,以增加演奏的速度。②大都在演奏快速乐句、分解和弦、轮指时使用。无论是靠弦或不靠弦奏法,都可用手指的第三关节来作为发力点。也有人第三关节发力和第二关节发力两者兼用。以上所述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的音色效果和应用范围指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演奏起来可以干变万化。比如: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同样都可以通过变换指甲拨弦角度,手指拨弦位置等来改变音色。靠弦也能奏出弱音和较快速的音符。不靠弦也能弹出有力的声音,这一切都需要长期的正确练习方能做到。

  (3)放弦阶段:放弦动作和弓箭手拉满弓之后放弦射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放弦的速度、爆发力直接影响到箭射的远近程度。吉他的音量和音色也取决于放弦的技巧。离弦(也就是放弦)的动作要干脆、果断,离弦的一刹那,手指的运动方向要和弦垂直(特别是拨弹④、⑥、⑥缠弦),以避免指甲摩擦琴弦发出杂音。

  

看过陈志古典吉他基础教程的相关知识

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