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符合标准吗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符合标准吗
国际原子能机构4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该机构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在7月4日的外交部例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称,日本政府强行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切和担忧,《环球时报》面向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新西兰等11个国家发起民意调查,在11000余位受访者中,近9成受访者对核污染水排海表示担忧、恐惧和愤怒。超过9成的受访者支持本国采取措施干预日方排海。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一意孤行,仍在强行推进排海计划,还处心积虑营造排海有理排海无罪的假象。
毛宁说,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天将发布有关评估报告。我想指出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应日方邀请开展有关评估审查,授权范围被限定于评估排海方案,报告不是日方排海的“通行证”,不能证明排海是处置核污染水唯一的最安全的和最可靠的选项。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本着为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停止强行推进核污染水排海,充分研究论证排海以外的处置方案,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接受严格的国际监督。
IAEA是什么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是一个同联合国建立关系,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组织机构包括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2011年3月15日,由于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多机组爆炸,日本政府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出求助。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机构包括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大会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秘书处为执行机构,是总干事领导,下设政策制定办公室与技术援助及合作司及核能和核安全司以及行政管理司、研究和同位素司以及保障监督司。
35名成员中,11个成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指定,任期一年。这11个成员按地区分配,由各地区内核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担任。其他24名成员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在每届都是固定的。
日本核水排放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核废水排放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众心理和国际形象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 环境污染:日本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生态系统。此外,核废水排放还可能对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
2. 食品安全:日本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可能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污染,影响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例如,被污染的鱼类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公众心理: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可能会对中国公众的心理造成影响,引发公众对环境污染和健康的担忧和不安。
4. 国际形象: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可能会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造成影响,降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
总之,日本核废水排放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以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核污染水排放关乎共享这片海洋的全人类”
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发表题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应以民众担忧为优先》的社论,批评日本政府无视各方反对声音,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社论指出,日方用“处理水”一词代替核污染水,就是为了否定核污染。韩国首尔大学原子核工程系名誉教授徐钧烈表示,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过的核污染水中仍存留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操之过急。
韩国国会不久前举行了一场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研讨会。一名来自济州岛的渔民表示,核污染水排海意味着很多渔民不能再入海捕捞了,这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生活来源。日本福岛渔民川岛秀一在研讨会上表示:“全世界人民共享一片海洋,核污染水排放关乎共享这片海洋的全人类,应该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排放问题。”
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在一份声明中批评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违背科学。“根据国际法,一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日本没有这样做。”该组织表示,日本政府未能全面调查排放多种放射性核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该组织此前发布的《福岛放射性水危机的现实》报告中详细说明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液体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失败以及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威胁。报告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中的核燃料碎片无法完全清除,并将在几十年内继续污染地下水。报告认为,东电公司声称排放需要30年时间是不准确的,它将持续到下个世纪。日本政府忽视了可行的排放替代方案,特别是长期储存和处理。
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区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表示,核污染水应该在水箱中储存更长的时间,这样氚有更多的时间衰减,把这些污染水注入海洋的决定是为了省钱。伯尼说:“日本政府出于财政和政治原因选择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这是最廉价的选择。唯一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是继续对核污染水进行长期储存和处理。这是维护人权、保护环境的唯一途径。”